美國信用市場動盪: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波動

美國政府債券市場上週經歷了劇烈拋售,引發投資者和白宮的擔憂。儘管市場情緒有所回穩,但市場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最終走向及其對經濟的潛在衝擊仍存憂慮。

近期,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的飆升打亂了投資者預期,迫使特朗普在4月2日宣佈的部分關稅措施上“踩剎車”。儘管如此,貿易戰言論已引發中國迅速反制,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升溫,外資對美資資產的興趣降溫。

信用市場逐步恢復開放

信用市場已逐步恢復開放,尤其是面向大型企業的債券融資渠道有所回暖。然而,市場的不安情緒仍未完全消散。

Income Research + Management資深投資經理Scott Pike表示:“我們認爲現在還不是降低信用評級的時機。”他指出,信用市場迄今的反應仍屬“相對溫和”。“我們會密切關注關稅真正開始產生實質性影響、並反映在經濟數據中的時點。”

“無風險”資產也未能倖免

上週的拋售潮主要集中在美國29萬億美元規模的國債市場中,被視爲“無風險資產”的長期債券大幅下跌。同時,一些“基差交易”也受到衝擊,蔓延至更廣泛的債券市場,導致信用利差顯著擴大。

信用利差通常以基點計價,代表債券收益率相較於無風險利率的溢價水平。利差的大幅波動,通常被視爲投資者情緒的實時晴雨表。

債券類型 受影響情況
高收益“垃圾債” 受衝擊最爲嚴重
汽車債券等週期性行業債券 價格下跌幅度超過整體債市指數

麥迪遜投資公司固定收益主管Mike Sanders表示,當前股票與債市仍未跌至反映“極端關稅風險”或“即將到來的衰退”水平。“我認爲,最糟糕的關稅結果基本上已經過去了,”Sanders說,“我們仍需面對這些決策帶來的後果。”

在特朗普的貿易戰升溫後,美國股市一度陷入技術性回調,截至週二,標普500指數較2月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約12%,尚未跌入熊市區間。而納斯達克指數則表現更弱,跌幅超过標普。

指數名稱 跌幅
標普500指數 約12%
納斯達克指數 超過標普500指數

在債券市場方面,高收益債利差一度在4月7日飆升至460個基點,創近兩年來新高,隨後有所回落。投資級企業債的利差則一度攀升至120個基點。

市場普遍預計,若貿易政策導致經濟陷入放緩甚至“自我誘發的衰退”,美聯儲可能不得不重新啓動降息週期。這一預期也支撐了當前債券價格的穩定,因爲較高票息的債券在降息環境中會更具吸引力。

Manulife John Hancock Investments聯合首席投資策略師Emily Roland指出,當前經濟數據呈現出“軟數據疲弱,硬數據穩定”的二元結構。她表示:“雖然情緒類數據不佳,但就業等‘硬數據’仍顯示經濟基本面穩固。”

與此同時,儘管花旗、摩根大通、高盛等大型銀行所發行的公司債利差有所上升,但並未出現明顯的違約擔憂,亦未反映出嚴重的衰退風險。

Roland指出:“若高收益債的利差攀升至600至800個基點,那才更符合衰退恐慌的信號。信用利差往往是煤礦中的金絲雀,如果流動性出現問題,或違約風險迅速上升,它們是最早發出警告的指標。眼下我們還沒有看到那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