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收益率異常上升引發市場擔憂,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深遠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宣佈對幾乎所有主要貿易伙伴實施大規模關稅,導致股市劇烈震盪。然而,更令市場不安的是,本應在市場動盪中扮演“避風港”角色的美國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其收益率卻出現了歷史性的飆升。

通常在金融市場不穩定的時期,投資者會湧入美債避險,從而推高債券價格、拉低收益率。然而,本週的情況卻完全相反,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48.2個基點,達到4.873%,創下自1987年4月24日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更是大漲50個基點至4.492%,爲自2001年11月16日以來的最大周漲幅。

BMO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學家Douglas Porter指出:“在一般的市場恐慌情緒中,美債市場通常是穩定的避風港,但目前的表現顯然不同尋常。”

特朗普本週稍早宣佈將暫停部分關稅計劃,試圖緩解市場壓力,尤其是債市的緊張情緒,但這一舉措並未帶來明顯效果,債券市場依舊不安。

美債收益率飆升的可能原因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分析指出,美債收益率飆升可能源於以下三個因素:

  • 海外資金拋售美債:美元近期走弱,日元、歐元和加元等主要貨幣同時走強,可能意味着外國投資者正在減持美國國債;
  • 風險對沖活動增加:VIX波動率指數維持在高位,說明市場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擔憂加劇,大型資產管理機構可能正在進行廣泛的風險管理操作;
  • 對沖基金平倉“基差交易”:目前市場中約有1萬億美元的基差交易倉位,這些高槓杆基金可能正在被迫平倉,引發收益率劇烈波動。

Slok指出,真實原因可能是上述三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基差交易是一種利用期貨合約與現貨國債之間價格差異套利的策略。在市場緊張時,這類交易可能因融資成本上升或波動率飆升而被迫平倉,引發收益率大幅走高。儘管美國財政部和相關官員試圖淡化這種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的說法,市場的擔憂並未完全消退。

美元走勢異常

與債市同樣異常的,是美元的走勢。本週ICE美元指數下跌2.9%,創下三年新低。這種現象在市場避險時期並不常見,通常美元會因其儲備貨幣地位而走強,但此次卻呈現出“資金外逃”的跡象。

BMO的Porter補充道,除了對基差交易的擔憂外,更廣泛的“對美國資產的迴避情緒”也正在形成,這從美元大幅走弱中可見一斑。

Mischler Financial Group董事總經理Tom di Galoma則表示,美債的拋售可能已接近尾聲。他認爲,美聯儲將被迫重啓降息,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將超過對關稅引發通脹的顧慮。他指出,房貸違約率上升、機票和酒店價格增長放緩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在走弱。

他預計,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重新測試3.9%的近期低點,最終可能跌至3%水平,伴隨着美國經濟步入衰退。

儘管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美國股市在週五實現反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619.05點,標普500指數上漲1.81%,纳斯达克指數上漲2.06%。三大股指本週均錄得上漲,自關稅政策公佈以來,市場依然經歷了大幅波動和劇烈調整。

國債收益率變化 漲幅 歷史記錄
30年期美國國債 48.2個基點 4.873%,自1987年4月24日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
10年期美國國債 50個基點 4.492%,自2001年11月16日以來的最大周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