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吸引力下降,歐日債市崛起

在貿易戰和全球資本流動的背景下,美國國債作爲傳統避險資產正面臨挑戰。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導致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年內暴跌40個基點,一度跌破4%,而德國和日本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攀升至2.66%和1.25%。儘管歐日國債收益率仍低於美國,但其吸引力正在上升,促使投資者考慮資金迴流至政策更穩定的本土市場。

德意志銀行美國利率研究主管馬修·拉斯金指出,市場普遍認爲美國政策可能削弱外國對美債的需求,這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德意志銀行警告美元可能出現“信心危機”,而瑞銀集團認爲這將提升歐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然而,市場仍需保持適度懷疑。2023年中期,德國國債也曾因類似原因顯得吸引力十足,但美國國債的大幅拋售導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5%,迅速削弱了歐洲的收益率優勢。如果關稅重新引發通脹,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再次攀升。

近期資金流動的變化表明,隨着資本競爭的加劇,投資者正準備迎接歐洲在全球市場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時代。這可能使美國國債市場變得更加脆弱,近年來,美國國債市場已因擔心供應激增而容易受到買家罷工的影響。

本週二,美國政府將出售580億美元的3年期債券,隨後還將出售10年期和30年期債券,這將是一次早期測試,用以觀察市場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債券交易員正在密切關注,試圖判斷美聯儲和特朗普誰會先退縮。如果雙方都堅持目前的立場,每次國債拍賣都可能成爲投資者的“雷區”。

投資者正面臨一個悖論:在貿易戰引發的動盪中,美國國債作爲避風港吸引了大量資金,推高了價格,爲現有持有者帶來了收益。然而,由於收益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這些債券對新買家的吸引力降低,因爲他們獲得的回報更少。

傳統上,美國的預算赤字部分由全球資本浪潮融資,這些資本尋求購買美國國債。巴克萊銀行的分析顯示,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約佔市場的三分之一,去年外國部門是美國債券需求的最大來源,淨購買量達9100億美元,其中約一半是美國國債。

先鋒集團國際利率主管阿萊斯·考特尼表示,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期限較長,這意味着隨着外國需求的減弱,美國收益率曲線可能會趨陡,長期利率相對於短期利率上升。

日本的新財年剛剛開始,日本投資者的資金配置策略可能會發生變化。日本是全球債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央行的超低利率政策促使投資者尋求更高的回報。Fivestar Asset Management Co.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下村秀夫表示,由於歐洲的收益率更具吸引力,日本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轉移至歐洲。

德國在3月初宣佈計劃爲國防和基礎設施投入數千億歐元,導致德國國債收益率飆升,因爲投資者預期德國將發行大量債券來支付這些支出。歐盟擁有龐大的過剩儲蓄,是美國公共債務的最大外國持有者,並在美國企業融資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歐洲國家大幅增加投資,這些儲蓄可能會留在國內。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政策似乎讓國際市場感到困惑,這可能會削弱美國國債的吸引力。除了貿易戰之外,特朗普還通過大幅縮減聯邦政府規模等舉措疏遠了長期盟友。法國巴黎銀行高級多策略分析師馬克·霍華德表示,國際市場對美國政策的穩定性和對未來預期回報的確定性感到困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策略師正在爲歐洲利率上升做準備,預計投資過程將逐漸迴歸到更加民族主義的階段。

Capital Group Inc.投資組合經理奇特朗·普拉尼指出,如果長期進入進一步去全球化的階段,這可能成爲影響美國國債供需平衡的一個因素。

國家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美國 4%
德國 2.66%
日本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