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借貸成本飆升至1998年以來最高,全球債市動盪加劇

美國長期利率的飆升導致英國借貸成本達到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單日飆升16個基點,達到5.51%,突破1月創下的數十年高點。同時,英鎊兌歐元匯率跌至過去一年的最低谷,反映出市场对英國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這場債市風暴的源頭直指白宮掀起的全球關稅戰。特朗普政府對60多個貿易順差國突然加徵"互惠"關稅,顛覆了全球經濟增長和支出預期。投資者爲應對不確定性,紛紛拋售風險資產套現,導致長期債券首當其衝。資金開始尋求新的避風港,歐洲市場意外成爲資金遷徙的重要目的地,但英國債市卻呈現出相反的壓力圖景。

英國債市面臨的壓力具有雙重性:一方面,自財政大臣裏夫斯去年10月宣佈擴大借貸計劃以來,長期債券收益率溢價持續攀升,本月更是加速突破2017年以來的峯值;另一方面,短期債務因市場預期英國央行可能降息而獲得支撐,但長期債券卻不得不消化政府鉅額發債帶來的供給壓力。這種期限結構扭曲,折射出市場對英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深層憂慮。

國債收益率變化 英國30年期國債 德國10年期國債
收益率 5.51% 2.618%
變化 單日飆升16個基點 微跌1個基點

在匯率市場,歐元兌美元匯率意外走強,週三一度攀升0.5%,一度突破0.86英鎊,觸及2024年4月以來最高位。期權市場的"一個月風險逆轉"指標顯示,投資者對歐元的偏好達到今年1月下旬以來的最強水平。這種反常現象的背後,是市場對美元資產吸引力的重新評估——關稅政策正動搖國際資本對美債"避風港"地位的信仰。

德國債市則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週三在2.618%-2.675%區間波動,最終收報2.618%,較前一交易日微跌1個基點。在美債遭遇史詩級拋售的當天,德債也未能獨善其身,價格被明顯拖低,這表明在極端風險事件下,傳統避險資產正遭遇"信任危機"。不過,隨着市場加大對歐洲央行降息的押注,短期債券價格逆勢上揚,收益率曲線呈現出陡峭化趨勢。

當前,特朗普的關稅組合拳繼續升級,週三正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實施加徵關稅措施。中國商務部強硬回應,明確表示不願打貿易戰,但同時警告若美方繼續升級對抗,中方將採取必要反制措施。這種政策對峙加劇了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在避險與套現之間艱難抉擇。

基差交易平倉潮成爲此輪債市動盪的"催化劑"。對沖基金利用現貨與期貨價差構建的8000億美元頭寸,在美債價格暴跌觸發追加保證金要求後,被迫大規模平倉,形成惡性循環。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斯洛克警告:"這些高槓杆頭寸就像定時炸彈,任何外部衝擊都可能引發鏈式反應。"

全球央行政策分化進一步攪動市場。歐洲央行內部對關稅衝擊的應對存在分歧:一方認爲需加速降息應對增長壓力,另一方則擔憂關稅推高通脹將制約政策空間。荷蘭央行行長克拉斯·諾特更指出,關稅可能引發"滯脹"風險——通脹上升與經濟停滯並存。貨幣市場已完全消化歐洲央行4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而就在本週初,達到該預期的概率尚不足85%。

在美債市場,收益率波動已接近失控狀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單日飆升11個基點至4.367%,較本週低點累計上漲超過40個基點,與德債的利差擴大至174個基點。這場由關稅引發的債市風暴,正在重塑全球金融版圖。當"無風險資產"開始承擔風險溢價,當传统避险港变成风暴中心,投資者不得不在一片混沌中尋找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