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市場遭遇拋售,全球借貸成本上升

全球金融體系基石的美國國債市場在週三遭遇新一輪拋售,反映出投資者在美國關稅引發的市場動盪中被迫拋售資產並套現。

僅本週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飆升36個基點至4.35%,若持續至週末,將創下2013年以來最大單週漲幅。美國國債市場的暴跌推高了全球借貸成本,隨着美國關稅政策生效,各國經濟面臨急劇放緩,央行和決策者採取快速行動紓困的壓力驟增。

全球國債市場反應

在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21年高位、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亦升至1998年以來最高水平之際,日本外匯事務最高官員週三表示,將協同七國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穩定美國關稅引發的市場動盪。

“這已超出基本面範疇,本質是流動性危機,”澳新銀行駐悉尼的高級利率策略師Jack Chambers表示。

市場去槓桿與央行行動預期

儘管交易員強化美聯儲降息預期,並且美元兌歐元和日元走弱釋放市場紊亂信號,但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週三仍短暫突破4.5%。30年期美債收益率攀升8個基點至4.80%,三日累計飆升40個基點,創2020年新冠疫情危機以來最大漲幅。

道富環球市場宏觀策略主管Michael Metcalfe表示:“國債與股票同時遭拋售,表明市場正在去槓桿。”

美國100多年來最嚴厲的關稅政策於週三正式生效。對此,日本央行、財務省及金融廳緊急召開臨時會議商討對策,部分緩解了極端拋售。政府借貸成本上升將傳導至企業貸款和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市場波動可能對企業和家庭造成經濟衝擊。

部分分析師認爲,美聯儲可能需要超預期降息,或推出針對性貸款工具,類似新冠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措施。

美國銀行澳大利亞固定收益、貨幣和大宗商品交易主管Mark Elworthy表示:“如果市場持續過去12-24小時的走勢,預計短期內會有央行做出一定回應。”

基差交易崩塌與全球貿易流變化

在債券拋售的壓力下,銀行間市場美國國債收益率與互換利率之間的利差急劇縮小,這一警示信號已經持續了數日。

而對沖基金成爲了此次市場波動的風暴眼。隨着市場因關稅相關消息而開始大幅波動,這些對沖基金的貸款方已無法承受他們押注現金國債與期貨價格或互換價格之間微小差異的大規模頭寸。

新加坡全球套利基金Aravali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Mukesh Dave表示:“當主經紀商開始收緊保證金要求或停止追加融資,這些基金只能被迫平倉。”

所謂的“基差交易”通常是宏觀對沖基金的策略,通過借入資金賣空期貨合約或支付互換利率,同時買入現貨國債,以套取細微價差。

但本週對沖基金大舉拋售國債導致債券收益率與互換利率脫鉤,10年期品種利差飆升至創紀錄的64個基點。

分析人士還指出,長期來看全球貿易流變化可能削弱外資對美債需求,甚至促使海外持有者轉爲賣家。

美國財政部580億美元3年期國債拍賣遇冷,加劇市場對即將進行的390億美元10年期和220億美元30年期國債認購疲軟的擔憂。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顧問Grace Tam表示:“市場現在擔心,中國和其他國家可能會通過‘拋售’美債實施反制。”

無論如何,此次拋售的速度已昭示危機深度。

“超長期債券收益率已突破特朗普宣佈關稅前的水平,這完全是非理性拋售,”東京三井住友信託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策略師Katsutoshi Inadome表示。

國債收益率變化 漲幅
10年期美債收益率 36個基點至4.35%
30年期美債收益率 8個基點至4.80%,三日累計40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