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宣佈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部分國家和地區還將徵收更高關稅。
受“對等關稅”等政策影響,人民幣匯率會如何變化?如何理解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了上述問題。
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有兩重含義
對於支持性的貨幣政策,餘永定分析,它可以理解爲支持經濟增長,並克服通縮壓力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例如,擇機再次降低準備金率、降低市場基準利率。此外,還可以理解爲支持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他進一步解釋,當前經濟環境下,貨幣政策受到較多制約。例如,儘管利率已降到相當低的水平,但由於消費者和投資預期較差,導致消費和投資意願低,擴張性貨幣政策就難以發揮促進經濟增長,克服通縮壓力的作用。
如果財政政策率先發力,貨幣政策隨後跟進,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功效。例如,如果財政部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使用提高赤字率、大規模增發國債等措施,極有可能導致十年期國債利率上行。
然而,增發國債將導致市場利率上升產生“擠出效應”,不利於投資和消費。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通過降息、擴大公開市場操作規模等手段,支持財政政策,使之既能爲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又不會抬高利率水平,導致“擠出”民間投資。這樣一來,財政貨幣政策相互配合,均能發揮出最大功效,最終取得1+1>2的效果。
如何理解“擇機降準降息”?
當被問及如何理解中國人民銀行近期表態的“擇機降準降息”時,餘永定解釋,他理解“擇機”有三層含義。
其一,如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出現某種不利變化,如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衝擊,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可能進一步降準降息,刺激經濟增長。
其二,如果擴張性財政政策產生的加息壓力,削弱了財政擴張效果,中國人民銀行就可能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加流動性供給,進一步降低利率,甚至在二級市場買入新增發的國債,使擴張性財政政策充分發揮作用。
其三,當資本市場(股市、樓市)遭受某種衝擊暴跌,引發系統性經濟金融風險時,中國人民銀行不但需要大幅降息,提供充分的流動性,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預,從而穩定資產價格。
如何理解貨幣政策中間目標與最終目標之間的關係?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物價的表述從“穩定物價,並以此來促進經濟增長”轉向“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對此,餘永定解釋,長期以來,市場對中國貨幣政策的目標形成了共識,包括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充分就業以及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需要指出的是,貨幣政策目標分爲最終目標和中間目標,前述4個目標爲最終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決定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等工具。在正常情況下,通過調整這些政策工具,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大致控制貨幣供應量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和市場基準利率等中間目標。”他補充,“保持流動性充裕”說明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取向是適度寬鬆。與2024年相比,中國人民銀行想通過現有政策工具降低市場基準利率,加快M2增速,從而實現 GDP增速5%左右、通貨膨脹率漲幅2%左右的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因此,當前的貨幣政策不存在轉向問題。
餘永定進一步分析,中國人民銀行需要擇機控制中間目標,才能實現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必須具備可測性、可控性,與最終目標也要具備相關性。例如,準備金率是中國人民銀行可以直接精準控制的貨幣政策工具。
理論上,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通過調整準備金率控制M2的增速,M2增速的變化又可以影響通貨膨脹率和經濟增速。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可以直接改變政策利率(如7天逆回購利率),進而影響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如DR007,存款類金融機構質押式回購利率),進而影響貨幣市場利率。貨幣市場利率變化,又可以影響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速等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人民幣匯率如何變化?
近期,市場十分關注受“對等關稅”等政策影響,人民幣匯率會如何變化。
對此,餘永定稱,截至目前,中國經常賬戶幾乎每年都有大量順差。然而,2015年以來,多個年份的中國資本和金融賬戶出現逆差(資本流出>資本流入),其原因大多與中美利差變動,以及不同性質的預期變化有關。他分析,受到關稅壁壘影響,今年中國出口增速可能呈現下滑態勢,但繼續維持順差應該是大概率事件。2025年,中國國際收支的平衡狀態,人民幣將受到升值還是貶值壓力,主要看資本和金融賬戶的變化。
據餘永定預判,2024年,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減持調整已經基本結束,近期中國又在各個高科技產業展現出驚豔表現,加之美國股票市場的價值重估,今年的證券投資可能會從淨流出轉爲淨流入。2025年,中國企業美元債(以地產、金融爲主)的償還壓力,或將有所緩解,但居民購匯規模還難以預料。多年以來,許多中國企業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繞過美國的關稅壁壘。此次美國向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徵關稅,中國企業的出海浪潮可能會有所衰退。綜合來看,他分析 2025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將會大幅減少,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也會減少,但幅度應該小於上年。因此,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貶值壓力,應該要大於上一年度,但仍處在正常範圍內。
對於“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餘永定認爲,2019年前後,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大致採取了“善意忽視”政策。然而,受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等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正常運行受到嚴重干擾,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平衡和調節作用遭到了極大破壞。中國人民銀行可能不得不進行干預,並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的管理。除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可以通過“外匯市場自律機制”,調整遠期售滙業務風險準備金率,改變宏觀謹慎因子等方法,影響人民幣匯率。中國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作爲最後一道防線,中國人民銀行完全有能力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他談到,對中國而言,當前存在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我們需要使貿易順差保持一定增速,以實現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另一方面,因爲長期維持貿易順差,截至2024年底,中國已經積累了3.2萬億美元的海外淨資產。受到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這些資產也面臨着風險。針對關稅壁壘,中國必須加速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轉變,而非訴諸於人民幣貶值,增加出口補貼和出口退稅等措施。總而言之,中國今年出口形勢將面臨更大挑戰,貿易順差增速可能呈現較大幅度下降趨勢。2025年,預計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將小於上一年,但仍將繼續保持順差態勢。
本文轉載自:金融時報;FOREXBNB編輯: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