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元/克!這是4月11日一早金飾品牌周大福公佈的首飾金價,創下歷史新高。兩天時間內大漲近60元/克,連見多了世面的周大福店員也不由得連連感嘆:太瘋狂了。
首飾金價破千僅一步之遙,另一邊週六福品牌的999.9足金飾品價已搶先一步,掛牌1010元/克。
金飾價格創歷史新高,背後是國際金價的深“V”型反轉:4月3日至4月7日,國際金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暴跌,區間跌幅達到7.08%;但從4月8日至4月11日,金價又快速反彈,並創下歷史新高3263美元/盎司。上海黃金交易所報價也從4月7日開盤的703元/克拉漲至762元/克,5天上漲近60元/克,漲幅約8.40%。
這樣的波動幅度,在黃金市場中並不常見。而高盛、瑞銀等國際投行還進一步上調了對黃金的價格預期。
投資者對黃金的押注熱情高漲,甚至有投資者貸款炒金,試圖抓住黃金的“歷史機遇”,短短五天裏就經歷了鉅虧到大賺的兩極反轉。
黃金大跌源於股票虧損?在猛烈反彈再創歷史新高之前,黃金剛剛經歷了一場快速下跌。
4月3日和4月4日,美股接連重挫,合計蒸發市值約6.6萬億美元(約48萬億元),美股“科技七姐妹”(指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Meta、英偉達、谷歌)的市值也蒸發1.8萬億美元(約13萬億元)。全球資產亦被拖累,血雨腥風。
被視爲“避風港”的黃金也未能倖免。4月2日,COMEX(紐交所)黃金一度觸及3200美元/盎司大關。但在4月3日-4月7日的3個交易日內,黃金價格從3196.6美元/盎司下跌至2973.6美元/盎司,累計下跌6.98%,三天下挫23美元/盎司。
國內市場由於清明假期緣故,金價調整有所滯後。4月7日開盤,上海黃金交易所掛牌金價一度跌至703.3元/克,隨後有所反彈,收盤報713元/克。

“避風港”爲何一度失靈?
“黃金流動性很好,投資者容易賣出,還存在盈利,可以去彌補其他資產例如股票虧損的‘margin call’(追加保證金)。4月4日當天和隨後的日子裏,我們也觀察到了北美黃金ETF由此前的流入轉變爲賣出。”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研究負責人賈舒暢指出,但此後,在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下,投資者依然轉向具有避險屬性的黃金,尤其在美債波動率大幅走高之際,市場開始支撐黃金反彈。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華爾街銀行要求其對沖基金客戶提供更多資金作爲貸款擔保,因爲他們持有的資產價值已經下跌。這是自2020年初疫情開始以來,幾家大行向客戶發出的最大規模的追加保證金通知。
投資者原本應當湧向黃金這一避險資產,但當下,保住原有的資產變得更爲迫切。作爲流動性極好的資產,黃金反而在此時被加速賣出。
類似的情形此前亦有發生。賈舒暢提到,歷史記錄顯示,當出現重大金融市場波動,特別是下跌時,黃金也會跟着波動,但波幅相對較小,反彈更快。在2020年初疫情爆發引起的全球性資產拋售潮中也曾目睹類似下跌情形,但與本次類似,黃金也很快恢復。儘管此次黃金波動幅度遠超以往,但與其他資產相比,黃金依然是低波動資產。
“此次拋售帶來了逢低佈局黃金的機會。”4月9日,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 發佈觀點稱。
瑞銀指出,黃金連續兩天遭受賣出壓力,並不完全令人意外。因爲在市場極度承壓時期,投資者有時會賣出黃金來應付保證金追繳。瑞銀認爲,此次拋售帶來了逢低構建黃金敞口的機會,黃金將會繼續提供多元化效應,尤其是在關稅、地緣政治和經濟下行情景發生時。
貸款炒金客5天內悲喜兩重天金價V型反轉,讓炒金客在短短五天裏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悲喜兩重天。
有投資者表示,他近期貸款了100多萬元買黃金。申請貸款的時候金價在700元/克左右,等貸款到手時金價已經漲到了736元/克,但他還是立即入手了1500克黃金。
隨後金價上揚到740元/克,他又追買了200克。沒想到金價快速下跌。4月7日,貸款買的1700克黃金已經浮虧4萬多元,進場才五天時間,“賠了個底朝天”。
“後悔也晚了,要爲自己的莽撞付出代價。”他坦言,自己是“賭一把”的心態,“別向我學習。”
不過,隨着金價快速反彈,該投資者的持倉在4月10日翻紅,在金價下跌時他有所加倉,到4月11日時,其持有的2300克黃金已浮盈超7萬元。
另有投資者分享,自己在746元/克的時候買入了1000克黃金,但黃金大跌令他心態崩潰,最終在714元/克時清倉,賠了3萬多元。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信奉,黃金長期只漲不跌,哪怕回調也總能漲回來。於是通過貸款、信用卡等方式加槓桿炒黃金。
“身邊有朋友貸了30萬三年期的消費貸,先息後本。他覺得,黃金總會繼續漲,這點利息總能賺回來的。”一金融機構人士介紹。社交媒體上,抄底黃金大賺的經歷也總能引來圍觀者的豔羨。
華南某城商行客戶經理指出,貸款或信用卡都有經營或消費等指定用途,不得用於投資理財領域,包括但不限於黃金等投資性貴金屬、股票、基金等。一旦風控系統監測到,會有提前收回貸款或被限制交易的風險。
不過,她也坦言,消費貸是用戶自主支付,資金流向不好把控。
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近期也發佈公告提醒,通過信用卡炒金違反信用卡使用規定,若黃金價格波動導致虧損,持卡人需自行承擔價差、手續費等成本,並可能因逾期還款產生透支利息及不良信用記錄。
華安基金總經理助理、黃金ETF基金經理許之彥表示,黃金过去几年的亮眼表现是许多宏观周期因素的作用結果,包括美聯儲開啓降息週期以及2022年後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大幅提升。但當前市場不確定性持續攀升,黃金的波動性加大也不容忽視。建議投資者關注黃金的中長期配置價值,在資產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黃金可以有效降低波動風險。
賈舒暢也表示,任何資產都有漲有跌,黃金也不例外,呼籲投資者理性投資,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黃金在投資組合中降低風險和提升回報的角色,不宜以過高槓杆去短期炒作。
美元資產信任受損,高盛、瑞銀再度調高金價預期僅用3天時間,金價反彈超9%,不僅抹平前幾日的跌幅,還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國內金價已上漲24.5%,即將趕上去年全年27.87%的歷史漲幅。
許之彥指出,全球資產近期快速反彈,背後是關稅政策有所修復,前期的流動性危機緩解,包括黃金在內的大部分資產價格回到原有的軌跡上。
由於海外政策的反覆性,美元資產的信任度明顯受損,甚至出現較爲罕見的美國股債匯資產均下跌的局面,黃金上漲受到避險需求支撐,表現爲央行購金和全球黃金ETF資金淨流入。因此,黃金中長期趨勢依然有望延續。
康奈爾大學教授、曾任IMF中國處處長的埃斯瓦爾 · 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曾研究指出,在面臨經濟危機時,人們更希望能夠安全地配置資產。在研究中令他震驚的是,經歷過全球經濟危機後,美元的地位不僅沒有變弱而是變得更強大。主要原因便是,美元成爲投資者爲數不多的避險選擇。
但當下,在關稅政策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市場對美國經濟下行壓力的擔憂加劇下,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在下降。
知名經濟學家、華福證券國際公司首席執行官洪灝表示,在市場對於美元、美債這些傳統避險資產開始喪失信心的背景下,趨勢投資者將繼續認爲黃金的牛市遠未結束。儘管近期黃金價格波動,但在歷史的長河中,眼前的這些波動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浪花。
賈舒暢此前指出,今年金價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地緣政治風險及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此外,勢能因素也是重要助推因子。無論是全球黃金ETF的淨流入,還是COMEX管理基金淨多倉的大幅上行,都放大了金價的漲勢。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統計顯示,3月份,全球實物黃金ETF強勢流入約86億美元,推動一季度流入總金額達210億美元(226噸),創下歷史第二高的季度紀錄。其中,北美地區大幅領跑。
全球央行成爲近年來推動黃金需求和金價上漲的重要支撐力量,而這股力量仍在持續。
2022年全球央行購金量達到1080噸,創下55年來歷史之最。央行們的淨購金量已連續三年超過1000噸。而央行們最看重黃金的安全性,即其沒有任何違約風險,其次是流動性和回報,央行們可以很方便地買賣黃金而不會導致其價格扭曲。近年來,多國央行也在淡化對美元的依賴,使儲備資產多元化。
中國央行的身影在其中也十分突出。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儲備資產顯示,3月份中國央行增持黃金9萬盎司。截至3月末,央行持有黃金7370萬盎司,在本輪始於2022年11月的增持行動以來,中國央行累計增持了1106萬盎司黄金。以最新價格3260美元/盎司計算,總價值360.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36億元)。
金價強勢反彈下,華爾街投行們再度紛紛唱多黃金。
4月14日,瑞銀再度上調金價預期,從年初的2850美元/盎司調至3500美元/盎司,這已是瑞銀今年以來第四次上調金價預期,理由是持續的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前景產生負面影響。
高盛在3天前也將2025年底黃金的目標價從3300美元/盎司上調至3700美元/盎司,主要原因包括央行購金需求強於預期,在美聯儲降息預期和經濟衰退擔憂下,黃金ETF的資金流入可能加速。
本文作者:肖望,來源:棱鏡,原文標題:《年輕人開始貸款炒黃金 | 棱鏡》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