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貿易戰硝煙瀰漫之際,一款中國跨境電商APP突然在美國爆紅,強勢刷屏財經圈。
短短四天,中國跨境B2B電商平臺敦煌網(DHgate),從美國App Store排名第352位躍升至第2位,僅次於ChatGPT。
與此同時,DHgate的出圈引發了大A的強烈反應。
週二,A股跨境電商概念股持續活躍,三態股份午後漲停,久祺股份、樂歌股份漲超10%,華凱易佰、廣博股份、星徽股份、壹網壹創等漲幅居前。交易平臺上甚至出現了“敦煌網概念股”,潯興股份、華貿物流、瑞貝卡、蘇豪弘業等紛紛漲停。
敦煌網的爆紅始於特朗普宣佈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之後。
應用數據提供商Appfigures顯示:
4月11日:敦煌網在美國非遊戲類免費iPhone應用排行榜上排名僅第352位;
4月13日:躍升至第6位;
4月14日:進一步升至第2位。
敦煌網官方公佈的數據更是令人驚歎:
4月12日:App Store和Google Play全球下載量達3.54萬次,較30天平均值增長56%,其中美國市場貢獻1.73萬次,增長98%;
4月13日:僅iOS平臺下載量就達11.75萬次,較30天平均值暴增732%,其中美國市場下載量達6.51萬次,增長幅度高達940%。
“中國工廠旋風”席捲TikTok這場下載熱潮背後,是TikTok上掀起的一場“中國工廠旋風”。
在特朗普宣佈加碼關稅大棒後,中國供應商和製造商開始在TikTok上發佈視頻。這些視頻的主題大多是揭露全球奢侈品市場的"真相"——許多標榜來自歐洲的名牌服裝、手袋等奢侈品,實際上都源自中國工廠。
在 TikTok 上搜索“Chinese manufacturers luxury brand”等關鍵詞,頁面會出現大量相關的“揭祕”視頻。例如:
這條視頻指出, 一件售價高達100美元的某Lu瑜伽服,在中國的製造成本只有5-6美元。
另一條視頻揭露,一條在中國製作成本爲10美元的連帽衫,在美國的售價超過300美元;一雙在中國製作成本爲30美元的運動鞋,在美國能賣到700美元,而製作成本爲50美元的牛仔褲售價超過300美元,有的甚至能賣到500-1000美元。
當瞭解到奢侈品的真實製造成本後,老外們瞬間破防,這些短視頻的評論區被各種震驚和憤怒的評論刷屏:
“我花100多美元買的Lu瑜伽褲,工廠直出只要5美元?這太瘋狂了。”
“三年前我就對所有包包和錢包發出了警告……很多人告訴我我錯了……有趣的是,一切最終都大白於天下了。”
“我以爲大家都知道,大多數奢侈品牌並不值幾千美元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條熱度超高的視頻中,一名供應商直截了當的向外國人表示:實際上全球超80%的奢侈品包包都是中國製造,而這些奢侈品牌是不會承認的。
“面對現實吧,我們現在用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Made in China”,這位網友一針見血的指出。
這位網友說,直接購買中國產品更好,因爲無論有沒有品牌,產品都是一樣的!
還有外國網友直接跑到小紅書上“對賬”:
在TikTok上,一些網友更直接:上鍊接。
還有網友表示,已經迫不及待的來中國旅遊了。
在老外的震驚表情和驚歎聲中,敦煌網熱度持續攀升,美國人一邊瘋狂下載一邊奔走相告,“讓我們去DHgate下單”
根據官網介紹,敦煌網(DHgate)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首個爲中小企業提供B2B跨境線上交易服務的網站,如今已成爲美國市場最大的中國跨境B2B電商平臺。
目前,敦煌網擁有254萬以上累計註冊供應商,年均在線產品數量超3400萬,累計註冊買家超5960萬,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提供100多條物流線路和10多個海外倉。
敦煌網以"小單快反"模式,打通中國中小製造企業與北美中小批發商鏈路,2022年正式升級爲敦煌網集團,以中心化跨境電商平臺敦煌網(DHgate)和去中心化社交電商平臺MyyShop爲核心業務引擎。
敦煌網的意外出圈,實際上反映了貿易戰背景下的深層次問題:美國民衆對高額關稅政策的擔憂。
目前,TikTok上一個題爲“如何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繞過145%的關稅”的視頻已經獲得了超過13萬個贊,4000個評論以及1.8萬個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通過DHgate直接從中國購買仍可能面臨關稅問題(美國計劃從5月2日起取消小包裹關稅豁免),但因其原始價格遠低於品牌零售價,即使算上關稅,仍可能比在美國零售店購買便宜得多。
這一趨勢也反映出中國製造商越來越有意識地主動接觸國際消費者,打破傳統貿易壁壘,直面最終用戶。
結語DHgate的爆紅不只是一個APP的成功,而是反映了全球貿易格局可能面臨的重大變革。隨着消費者對製造真相的認知提升,傳統品牌溢價模式可能受到挑戰,直連工廠的跨境電商模式可能獲得更多關注。
這場始於TikTok、延伸至App Store的“中國製造”風暴,或許正在重新定義全球消費品市場的遊戲規則,也爲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