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數據與特朗普關稅收入聲明不符
根據FOREXBNB的報道,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特朗普總統關於美國政府通過新一輪關稅政策每天收取高達20億美元稅收的說法可能被誇大。
美國海關在週一的聲明中提到,自2025年4月5日以來,在特朗普最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下,CBP已累計徵收超過5億美元的額外關稅。而自2025年1月20日以來,共有15項總統貿易行動帶來的關稅收入累計超過210億美元。
CBP強調,即使在4月初金融系統出現10小時故障、導致部分進口商無法輸入免稅代碼的情況下,美國海關每日平均2.5億美元的關稅收入依舊未受影響。
這一數據與特朗普此前的說法存在明顯出入。特朗普近期多次公開宣稱,美國政府每天通過徵收關稅“拿回”20億美元,強調這筆收入直接來源於他推出的所謂“互惠關稅”。
然而,美國財政部週一公佈的最新《每日收入報表》顯示,4月15日當天列於“海關及特種消費稅”一項下的總存款僅爲3.05億美元,遠低於特朗普所稱的20億美元。
此前在4月初,美國進口商曾遭遇一場金融系統短暫中斷,導致部分已在運輸途中的貨物無法及時輸入豁免代碼,可能因此錯誤地被徵收高額關稅。不過,美國海關表示,這場系統“短暫故障”並未對整體徵稅流程造成實質影響。CBP在聲明中寫道:“在該故障期間,我們的每日平均關稅收入仍維持在2.5億美元水平,沒有出現中斷。”
據悉,特朗普政府在4月初對數十個國家突然加徵關稅,其中包括鋼鐵、鋁、汽車等多個關鍵行業。但在實施幾小時後,大多數產品的稅率被統一暫時下調至10%,唯獨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大幅上調,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在對華貿易上的強硬立場。
與此同時,汽車行業繼續維持高關稅政策,而醫藥行業的貿易政策也在制定中,預計將於未來數週公佈新一輪針對性措施。
分析指出,當前的關稅體系已變得日益複雜,不僅在行業之間有差異,而且在國家之間也呈現出明顯的“分層”結構。對企業而言,這意味着供應鏈的可預測性進一步下降,跨國採購和定價策略面臨更多挑戰。
對於特朗普“每天進賬20億美元”的說法,分析人士表示質疑。一位前財政部官員指出:“就目前公佈的財政數據來看,這一說法顯然並不準確。實際每日海關稅收平均在2億至3億美元之间波动。”
多位經濟學家警告,誇大關稅收入不僅誤導公衆,也可能導致市場對美國財政健康狀況的誤判。更重要的是,徵收關稅的直接負擔通常由美國進口商承擔,最終或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可能加劇通脹壓力。
日期 | 關稅收入(億美元) |
---|---|
2025年4月5日以來 | 5 |
2025年1月20日以來 | 210 |
4月15日 | 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