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息是什麼?
指的是股票在除息後,股價未能回升至除息前的水平,甚至進一步下跌,形成明顯的除息缺口。
正常情況下,公司派發股息後,股價會按照股息金額進行相應調整,但市場因素可能導致實際股價跌破理論除息價,從而形成這種現象。
我們通過舉例了解一下其發生的過程
(1)正常的除息過程
•除息前(T-1 日):
例如,某公司股價為 $100/股,宣布派發 $5/股 現金股息。
理論上,股東持有股票到除息日,會獲得 $5 的股息,同時股價在除息日相應下調至 $95/股($100 - $5)。
•除息日(T 日):
股票的理論價格應調整至 $95/股,但市場實際交易情況可能導致不同的價格波動。
(2)貼息現象的發生
如果市場對公司前景不樂觀,或投資者因各種原因拋售股票,股價可能繼續下跌,低於理論除息價 $95/股。
例如:
•市場情緒低迷:投資者信心不足,股價受拋售壓力影響繼續下跌。
•行業利空消息:整個行業受負面消息影響,導致股價下行。
•公司基本面變差:投資者認為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減弱,選擇賣出股票。
•資金流出:投資者在除息後拋售股票,轉投其他標的。
如果股價跌至 $90/股,那麼貼息金額為:
理論除息價−實際股價=95−90=5 (美元/股)
此時,股息收益完全被股價下跌抵消,投資者整體損失加大。
日期 | 股價變動 | 說明 |
6月30日(T-1,除息前) | $100 | 除息前一天,股東有資格領取股息 |
7月1日(T日,除息日) | $95 | 理論上應調整至 $95 |
7月1日收盤價 | $93 | 由於賣壓增加,股價跌破理論價 |
7月3日(T+2) | $90 | 市場情緒低迷,股價持續下跌 |
貼息對投資者的影響
(1)長期投資者的影響
意味著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通過股息獲利,如果股價無法回升,投資者可能面臨實際虧損。
•例如,投資者持有 1000 股該公司股票,本來預期獲得 $5000($5 × 1000)的股息
•但由於股價跌幅過大,股票市值減少
•損失=(100−90)×1000=10000 (美元)
股息收益完全被股價下跌吞噬,投資者整體虧損 $5000($10000 - $5000)。
(2)短期交易者的影響
短線交易者可能會提前預測,選擇在除息前賣出股票,等股價下跌後再買入,從而規避損失甚至獲利。
•例如,某投資者在除息前以 $100/股 賣出該公司股票,並在 $90/股 重新買入
•收益=(100−90)×1000=10000 (美元)
這意味著,如果短線交易者成功完成判斷,他可以通過高賣低買獲利 $10000遠超股息本身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