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交易是什麼?

左側交易(Left-side Trading) 也被稱爲逆勢交易,其核心理念是在市場的轉折點之前進行買入或賣出。交易者通過在價格的低點或高點附近進行操作,捕捉市場的反向波動。與右側交易(Right-side Trading)不同,後者通常是在趨勢已經明確後纔跟隨趨勢操作,而逆勢交易則強調在趨勢尚未完全形成時做出決策。

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

左側交易的基本特點是:

1.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 在股票價格下跌時,認爲這是“折扣季”,開始加倉;在股票價格上漲時,認爲市場可能已到高位,選擇賣出。

2.預判市場轉折點

  • 交易者並不依賴市場的趨勢,而是依據自己的預期來判斷市場可能的低點和高點。

3.高風險

  • 由於低點和高點難以提前判斷,交易者可能在價格進一步下跌時買入,或在價格繼續上漲時賣出。

左側交易的實戰案例

左側交易者逢低買進

案例一:下跌時買入

  • 背景:某隻股票在市場整體下跌時,股價也隨之下跌。交易者認爲當前的下跌是股票的“折扣季”,決定在相對低點買入。

  • 操作:假設該股票的初始價格爲50元,交易者在45元時買入1000股,隨後股價繼續下跌至40元,左交易者再次買入1000股,將平均成本攤平至42.5元。具體步驟如下:

操作步驟 股價 操作描述 持倉數量 每股盈利 總盈利
初始買入 50元 買入1000股 1000股 - -
再次買入 45元 股價下跌至45元時再次買入1000股 2000股 - -
平均成本攤平 - 計算平均成本(42.5元) 2000股 - -
股價回升至50元 50元 市場情緒好轉後股價回升至50元 2000股 7.5元/股 7500元

結果:交易者通過買入並攤平成本,在股價回升至50元時,每股獲利7.5元,總獲利爲7500元。

左側交易逢高賣出

案例二:上漲時賣出

  • 背景:某隻股票在市場整體上漲時,股價也隨之上揚。交易者認爲當前股價已經高於公司基本面所支持的價值,決定在相對高點賣出。

  • 操作:假設該股票的初始價格爲50元,交易者在60元時賣出1000股,隨後股價繼續上漲至70元,交易者認爲股價已經嚴重高估,再次賣出1000股。具體步驟如下:

操作步驟 股價 操作描述 持倉數量 每股盈利 總盈利
初始買入 50元 買入1000股 1000股 - -
賣出(第一次) 60元 在60元時賣出1000股 0股 10元/股 10,000元
賣出(第二次) 70元 在70元時再賣出1000股 0股 20元/股 20,000元
市場回落至50元 50元 股價回落至50元,結束操作 - - -
  • 結果:後續該股票在市場情緒降溫後開始下跌,股價回落至50元。交易者總共通過兩次賣出獲利20元/股,總獲利爲20000元。

左側交易的優勢與挑戰

1.優勢

反向思維,獲取超額回報:通過在市場的低點或高點附近進行操作,交易者可以獲取較大的價格波動空間,從而獲得超額回報。

價值投資的長期回報:交易者通常會選擇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公司進行投資,即使短期市場波動較大,最終也可能帶來可觀的回報。

2.挑戰

難以準確預測低點和高點: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交易者很難準確判斷出什麼時候是低點,什麼時候是高點,這可能導致虧損。

短期波動的承受能力:需要忍受價格的短期劇烈波動,如果投資者的資金管理不當,可能會在市場的反向波動中遭受重大損失。

不適合槓桿操作:左側交易通常不適合在期貨或選擇權等槓桿交易中使用,因爲這些金融產品的結算時間和槓桿效應會放大損失。

左側交易的適用場景與建議

1.適用場景

市場波動較大

  • 在市場波動較大、趨勢不明顯時,交易者可以通過提前佈局捕捉機會。例如,黃金和比特幣等市場波動較大,適合左側交易。

長期投資

  • 適合那些願意長期持有股票、注重基本面分析的價值投資者。例如,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就屬於左側交易。

2.實戰建議

嚴格控制風險

  • 設置合理的止損和止盈位,避免因連續止損而耗盡資金。

深入研究基本面

  • 對公司的基本面進行深入研究,判斷當前股價是否合理。

逆向思維

  • 在市場恐慌時買入,在市場貪婪時賣出,避免盲目跟風。

耐心等待

  • 左側交易需要耐心等待市場趨勢的反轉,不要輕易改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