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價差是什麼?
在期貨市場中指遠月期貨合約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或現貨價格。這種現象意味着期貨價格曲線呈現向上傾斜的形態,即隨着交割時間的延長,期貨價格逐漸升高。
➢舉例——原油市場
假設某交易所的 WTI 原油價格如下:
•現貨價格:$80/桶
•近月期貨合約(1 個月後交割):$82/桶
•遠月期貨合約(6 個月後交割):$86/桶
在這種情況下,遠月合約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或現貨價格,說明市場處於正向價差狀態。
正價差的變化及交易策略
(一)正價差的變化
▶︎擴大(遠月期貨價格相對近月或現貨價格更高)
①原因:
•市場對未來價格上漲更有信心,預期供需緊張。
•倉儲成本上升(如原油、農產品存儲費增加)。
•資金成本上升(如利率提高,持有現貨的機會成本增加)。
市場信號:
可能意味着市場對未來價格看漲,但若過度擴大,可能會吸引套利交易者入場,壓制價差。
▶︎縮小(遠月期貨價格相對近月或現貨價格降低)
①原因:
•市場需求減少,預期未來價格下跌。
•供應增加(如 OPEC 增產導致原油期貨正向價差縮小)。
•套利交易者大量買入現貨、賣出遠月期貨,使價差縮小。
②市場信號:
可能意味着市場對未來走勢不確定,甚至可能轉爲逆價差。
(二)交易策略:投資者如何利用正價差?
1.套利交易者:利用期現套利
①策略邏輯:
•在現貨市場買入商品(如原油、黃金、大豆)。
•同時賣出遠月期貨合約(做空遠月期貨)。
•持有現貨到期後交割,賺取正向價差帶來的收益。
②舉例:
原油市場 | 數值 |
現貨價格 | $80/桶 |
6 個月期貨價格 | $86/桶 |
倉儲 & 資金成本 | $4/桶 |
套利收益 | $2/桶 |
套利收益:$86 - ($80 + $4) = $2/桶(無風險收益)
2. 生產者(如礦企、農戶):利用期貨對沖風險
①策略邏輯:
•在市場處於正價差時,生產者可以提前賣出遠月期貨,鎖定更高的銷售價格。
•如果未來市場價格下跌,生產者依然可以按期貨價格出售產品,避免損失。
②舉例:
農民預計 6 個月後收穫大豆,假設現在市場處於正向價差。
•現貨大豆價格:$10/蒲式耳
•6 個月後期貨價格:$11/蒲式耳
農民提前賣出 6 個月後交割的期貨合約,即使未來現貨價格下跌,也能按 $11/蒲式耳的價格出售。
3. 投機者:趨勢交易
①策略邏輯:
•如果市場維持正向價差,投機者可以做多遠月合約,利用市場預期上漲獲利。
•但如果市場突然轉爲逆價,投機者可能會面臨虧損。
②舉例:
假設投資者預期未來 6 個月內黃金需求增加,正向價差可能擴大。
•現貨黃金價格:$1900/盎司
•6 個月後期貨價格:$1950/盎司
投資者買入 6 個月期貨合約,等待遠月合約價格進一步上漲,如漲至 $2000/盎司,則獲利 $50/盎司。
投資者類型 | 交易策略 | 適用條件 | 風險 |
套利者 | 買現貨 + 賣遠月期貨(期現套利) | 遠月期貨價格高,且倉儲/資金成本可控 | 價格波動、流動性風險 |
生產者 | 提前賣出遠月期貨,鎖定利潤 | 預期未來價格可能下跌 | 錯失更高價格機會 |
投機者 | 做多遠月期貨 | 預期市場持續看漲,正價差維持或擴大 | 市場突發逆轉,可能虧損 |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升水可用於更廣泛的市場比較,正價差特指期貨市場的不同合約間的價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