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日本教授外山滋比古1986年提出的問題。外山教授認爲,“滑翔機人”雖然在學校裏能夠得心應手地學習,卻無法成爲社會需要的一流人才,其根源就在於其被動又沉重的思考方式。

外山教授在本書中介紹了幾種積極的、事倍功半的思考方法,希望年輕人能夠善加運用,使自己的大腦成爲一個發電廠,面對問題時火花四濺,而不再是一個雜亂無章的信息倉庫。

➢本書信息

①作者:外山滋比古

②譯者:王丹丹

③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④出版時間:2010年10月

《思考的整理術》圖書封面

作者簡介

外山滋比古,1923年出生,東京文理科大學(今筑波大學)英文系畢業,以論文《修辭的後像》獲得文學博士學位。他是日本知名英國文學家、語言學家、隨筆作家,御茶水女子大學榮譽教授。

其研究領域橫跨語言學、語意學、修辭學和新聞學等。他的作品被收錄在日本中學的國文教科書,也經常作爲升學考試的試題,爲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

外山滋比古

本書目錄

  • Part 1 獨立思考,一生受用
    • 你是“滑翔機人”,還是“飛機人”?
    •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受教模式
    • 爲什麼有那麼多“夜貓子”?
  • Part 2 思考的醞釀過程
    • 頭腦中的釀造廠
    • 睡一覺,再想想
    • 思考是有技巧地調酒
    • 知識需要編輯力
    • 創作的催化劑
    • 類比法是解答未知問題的良方
    • 靈感常常來自偶然
  • Part 3 思考如何去蕪存菁?
    • 提升信息的層次
    • 收集資訊,要當機立斷
    • 收集資料的訣竅
    • “積讀法”創造集中閱讀的驚人效果
    • 存放靈感的好地方
    • 靈感轉移
  • Part 4 思考的整理和遺忘
    • 大腦裏的知識需要整理
    • 有效遺忘的方法
    • 思考的整理,就是有技巧地遺忘
    • 經過捨棄,知識的力量倍增
    • 動筆寫也是一種整理
    • 用最少的字歸納自己的想法
    • 自信和讚美能讓思考更活躍
  • Part 5 思考的表達與激盪
    • 聲音擁有思考力
    • 交流是一種思想刺激
    • 思想也要避免近親繁殖
    • 行止坐臥間的靈光一閃
    • 從生活中歸納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 諺語是思考整理後的精華
  • Part 6 思考的進階
    • 思考從現實生活開始
    • 學會高層次的閱讀
    • 思維的發散與聚合
    • 缺乏思考,人腦不如電腦

書籍推薦

書的基本內容不錯,且生動活潑,深入淺出,讀後能給人啓發。由於寫作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腦、網絡等對思考有何作用和如何利用當然不可能談及。但這仍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好書。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 馬抗美

這是一本幫助青年學生培育創新思維能力的好書,它的可貴之處在於提供了大量很容易做到、且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但對於大、中學生,而且對於已經就業的職場人士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也是非常有用的。

——我國著名系統工程專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王衆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