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歐元對美元的匯率顯示出了明顯的上升勢頭。在1月的初期,歐元匯率一度短暫地跌破了1.02的關口,達到了自2022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但之後歐元匯率開始顯著回升,並在4月11日突破了1.14的關口,創下了近三年來對美元匯率的最高記錄。
截至4月17日的交易結束時,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在今年內已經累計升值超過了9%,而在同一時期,美元指數則下跌了近8%。在全球主要貨幣中,歐元對美元的升值幅度遙遙領先。
然而,近期歐洲央行的政策方向似乎爲歐元的未來增添了一些不確定性。
在當地時間4月17日,歐洲央行宣佈將三大關鍵利率各下調25個基點,將歐元區的存款機制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借貸利率分別調整至2.25%、2.40%和2.65%。
從理論上來說,歐洲央行的降息政策可能會對歐元匯率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消息公佈之後,歐元的上漲勢頭似乎並未減弱,歐元對美元的匯率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仍然保持在1.14左右的較高水平。
對於未來的走勢,歐元的強勢是否能夠持續,以及本輪歐元上漲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本文將通過對市場情況的分析,爲您提供深入的解讀。
總體來看,本輪歐元的上漲主要受到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美元的疲軟和避險地位的動搖。
最近,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脹的擔憂,投資者開始對美元的避險地位表示懷疑,國際資本加速撤離美元資產。這導致美債收益率急劇上升,美股遭受重創,美元指數跌破了100點的重要心理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