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貿易戰加劇全球服裝供應鏈挑戰,亞洲製造商和美國消費者受影響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新一輪貿易戰逐步升溫,全球服裝和鞋履供應鏈中的關鍵國家與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亞洲各國服裝製造商首當其衝,或將因高額關稅和供應鏈轉移而遭受重創,而美國消費者則將爲此付出更多成本。
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中國作爲美最大服裝供應國之一首當其衝。儘管部分關稅在4月9日暫停執行,預計在7月初暫停期結束後可能重新啓動。與此同時,美國也對來自其他國家的服裝和鞋類進口普遍徵收10%的關稅,而被稱爲“互惠稅率”的附加關稅,已預設對包括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在內的60個主要順差國家徵收更高稅率,這些國家是全球服裝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
越南、孟加拉和柬埔寨等國因勞動力成本低,一直是國際服裝巨頭的首選製造基地。例如,孟加拉對美出口商品中約90%爲成衣,美國是其最大客戶。按擬定互惠稅率,美國將對孟加拉商品徵收37%的額外關稅。柬埔寨所面臨的稅率更高達49%,而越南則爲46%。這不僅將影響這些國家的出口收入,也可能迫使服裝品牌尋找替代供應地,或直接將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國家 | 對美出口商品比例 | 擬定互惠稅率 |
---|---|---|
孟加拉 | 約90% | 37% |
柬埔寨 | 數據未提供 | 49% |
越南 | 數據未提供 | 46% |
根據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的數據,美國97%的服裝和鞋類依賴進口,幾乎所有在美售出的新衣服和鞋子都將受到關稅影響。2024年,美國从全球进口约1080億美元服裝,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越南和孟加拉。在十大供應國中,有七個來自亞洲。
品牌影響
特朗普的第一輪關稅戰早在2018年就迫使許多企業將部分生產轉移出中國,以規避關稅壁壘。這一趨勢也帶動了越南、孟加拉和柬埔寨等地服裝製造業的發展。根據柬埔寨紡織與服裝協會的數據,截至2024年,該國一半以上的製衣工廠爲中國所有。
對主要國際品牌而言,關稅將直接影響其成本結構。耐克(NKE.US)2024年有約50%的鞋類產品和28%的服裝來自越南;阿迪達斯(ADDYY.US)38%的鞋子產自越南,23%的服裝來自柬埔寨;Lululemon(LULU.US)有40%的產品產自越南,17%來自柬埔寨,7%來自孟加拉;昂跑(ONON.US)更是有高達90%的鞋類來自越南。這些品牌在面對高額關稅時,不得不考慮漲價或重新佈局供應鏈。
消費者影響
消費者也將切實感受到價格上漲的壓力。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一項研究顯示,若關稅長期存在,美國消費者在未來三年內鞋類價格將上漲87%,服裝上漲65%;即便在長期,價格也預計仍將分別高出29%與25%。此外,美國還計劃於5月2日取消對來自中國的“免稅包裹”豁免政策,即單個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直接郵寄包裹免徵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