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動能源出口以減少貿易逆差

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的背景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了一個條件,即各國若想避免美國加徵更高關稅,應“多買美國能源”。本週三,特朗普宣佈暫停對除中國外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以避免全面貿易戰。大多數國家目前面臨10%的基本關稅,並有三個月的窗口期與美國就雙邊貿易達成協議,以避免更高的商品關稅。

特朗普此舉的核心目的是降低美國的貿易逆差,並實現他所謂的“能源主導”戰略。他明確表示,希望歐盟購買高達3500億美元的美國產能源,以抵消其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順差。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與歐盟的商品貿易逆差爲2356億美元。

特朗普警告稱,如果歐盟不與美方達成協議,將面臨高達20%的懲罰性關稅。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的油氣生產國,在2024年已成爲世界第三大原油出口國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根據巴克萊銀行的研究,能源產品佔2024年美國出口總額的約15%。

阿拉斯加LNG項目成突破口?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日本、韓國及臺灣可能投資阿拉斯加旗艦LNG項目,這一舉動或爲它們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提供籌碼。这些国家不仅会为该項目提供资金支持,還將從中大量採購液化天然氣。貝森特表示,這不僅能創造大量美國就業機會,也有助於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如果未能與美國達成協議,日本將面臨24%的關稅,韓國則是25%。

特朗普政府認爲阿拉斯加LNG項目對美國的能源安全與獨立具有關鍵意義。該項目預計耗資超過400億美元,天然氣將從阿拉斯加北坡地區,通過長達807英里的管道輸送至庫克灣尼基斯基的液化工廠,然後出口到亞洲。

盟友已是主要買家,但遠未滿足美國胃口

歐盟、日本與韓國早已是美國LNG的主要買家。巴克萊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购买了美国39%的液化天然氣出口份額,日本爲7%,韓國爲6%,印度則爲5%。但特朗普政府顯然希望這些盟友加大采購力度,以換取貿易上的“豁免權”。隨着談判大限臨近,各國面臨的壓力也在持續上升。

國家/地區 美國LNG出口份額(%)
歐盟 39
日本 7
韓國 6
印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