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歐盟的“零關稅”提議被特朗普政府一口回絕,“最親密盟友”以色列做出重大讓步也無法打破僵局.....特朗普到底想要什麼?他是否真心想達成協議?誰也說不準。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許多經濟體的領導人正尋求與其談判。他認爲,強行執行關稅政策和進行談判,這兩件事並不矛盾。當天晚間,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外界闡明瞭他的底線——零逆差。
對我來說,逆差就是損失。我們要實現順差,或者最差也要做到收支平衡。
這一標準幾乎讓所有貿易伙伴都束手無策。由於關稅水平是根據赤字而不是實際的互惠稅率設定的,各國政府不知道具體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受到重創。
辛裏奇基金會貿易政策主管Deborah Elms表示,所有政府面臨的問題是,無論他們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特朗普關稅計算公式的結果。
無論你努力還是不努力,你都會得到這個數字。我們的要求非常不一致,以至於不可能滿足所有要求。
越南、歐盟“零關稅”提議被一口回絕,最親密盟友以色列也未能豁免上週,特朗普宣佈實施大規模關稅政策,引發國際貿易格局震動。越南、歐盟等受衝擊較重的經濟體迅速反應,率先提出全面降低關稅的建議,試圖緩解貿易緊張局勢,卻碰了一鼻子灰。
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蘇林在4月5日致特朗普的信中提出取消所有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並請求推遲46%關稅實施,但白宮高級顧問納瓦羅明確表示,這遠遠不夠。
同樣,歐盟貿易專員馬羅斯·塞夫喬維奇提出的汽車和工業品“零對零”關稅方案也未能打動特朗普政府。納瓦羅稱這只是“良好的小開端”,但還需放棄增值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宣佈準備採取反制措施。
就連美國最親密的貿易伙伴以色列,也沒能打破僵局。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日,特朗普在白宮與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後對媒體表示,他眼下沒有暫停關稅政策的考慮,許多經濟體的領導人正尋求與其談判。他認爲,強行執行關稅政策和進行談判,這兩件事並不矛盾。
即使宣佈取消所有針對美國的剩餘關稅,以色列仍面臨17%的關稅。
內塔尼亞胡幾乎無功而返。儘管以色列承諾消除與美國的貿易逆差,特朗普表示這可能仍然不足以取消關稅:“也許不行,別忘了——我們幫助以色列生存,我們每年給以色列數十億美元”的國防援助。
幾分鐘後,特朗普又說"我們確實照顧我們的朋友",這種模棱兩可的表態讓人難以捉摸。
特朗普的要求太離譜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7日,“海湖莊園協議”總設計師、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ve Miran在哈德森研究所活動致辭中闡述了特朗普在關稅方面的想法,提到了“負擔分擔”的五個離譜要求:
其他國家必須接受美國對其出口徵收關稅而不得反擊,爲美國財政部提供收入; 停止不公平貿易行爲,開放市場並從美國購買更多商品; 增加國防支出並從美國採購,減輕美國軍人負擔並在美國創造就業; 在美國投資建廠,因爲“在美國製造就不會面臨關稅”; 直接向美國財政部“開支票”,幫助美國資助全球公共產品。這些要求的核心實質上是要求全球各國單方面向美國讓步,甚至直接向美國財政部繳納“保護費”,這在國際貿易歷史上前所未有。
特朗普週日將關稅稱爲“一件美好的事情”,顯示出他對這一政策工具的堅定支持,這讓許多領導人和投資者感到意外。儘管他在第一任期內通過談判達成了許多協議,但這次他對關稅的堅持似乎與他以往的談判風格有所不同。
到目前爲止,儘管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特朗普仍未表現出任何讓步的跡象。他的一些支持者,包括潘興廣場的比爾·阿克曼,都開始公開反對加徵關稅。
沒人知道特朗普想要什麼在達成任何協議之前,特朗普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誰也說不準。
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鑑於美國與世界貿易逆差超過1萬億美元,美國需要購買更多美國產品或向服務業開放更多市場,例如將資產私有化並出售給美國投資者。
她說,對於越南等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來說,這兩種選擇“可行但不可取”。
每個人都需要購買更多美國產品,但我甚至不確定這是否可行,因爲美國生產的東西並不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