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也被稱爲留存收益,是企業在扣除稅費和股東分紅之後,保留下來的淨利潤。它不是被浪費掉的利潤,也不是被“藏起來”的財富,而是企業爲未來發展、風險應對及資本結構優化所保留的重要資金來源。

保留盈餘計算公式

保留盈餘怎麼算?

它的計算,其實非常清晰,公式如下:

期末保留盈餘 = 期初保留盈餘 + 本期淨利潤 - 本期分配的股利

其中:

  • 期初保留盈餘:是上一個會計年度結轉下來的未分配利潤;

  • 本期淨利潤:是企業當年度實際賺到的錢(稅後);

  • 分配的股利:包括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都是企業對股東的回饋。

舉例說明:假設某公司2023年的財務數據如下:

項目 金額(萬元) 說明
期初留存收益 500 2022年結轉的未分配盈餘。
本期淨利潤 1000 2023年的稅後淨利潤。
現金股利 200 分配給股東的現金股利。
股票股利 100 分配給股東的股票股利。
本期分配的股利 300 現金股利 + 股票股利 = 200 + 100
期末留存收益 1200 期初保留盈餘 + 本期淨利潤 - 本期分配的股利 = 500 + 1000 - 300

說明:該公司年末的留存收益金額爲1200萬元。

它的存在具有以下幾方面戰略意義:

  • 再投資與擴張:它爲企業提供了不依賴外部融資的成長資本,可用於新項目、擴產線、併購等。

  • 抗風險緩衝:經濟不景氣、突發疫情、匯率波動等突發情況,企業有足夠的留存盈餘就更能應對沖擊。

  • 融資成本節約:擁有較多的留存收益,企業可以減少借款,降低財務費用,保持財務健康。

  • 支持未來分紅:合理的盈餘管理也能爲未來更穩定的現金流與分紅打下基礎。

保留盈餘與股利的關係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兩者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

  • 發得越多 → 留得越少

  • 留得越多 → 發得越少

舉例說明:假設同上例,某公司2023年年初留存盈餘爲500 萬元,當年淨利潤爲1000萬元。但股利分配有所變動:

情況1、增加股利分配:假設公司在2023年決定分配更多的股利,例如400萬元(300萬元现金股利 + 100萬元股票股利)。

項目 金額(萬元) 說明
期初留存收益 500 2022年結轉的未分配盈餘。
本期淨利潤 1000 2023年的稅後淨利潤。
本期分配的股利 400 現金股利300萬元 + 股票股利100萬元
期末留存收益 1100 期初保留盈餘 + 本期淨利潤 - 本期分配的股利 = 500 + 1000 - 400

結果:增加股利分配後,期末留存盈餘減少到1100萬元。

情況2、減少股利分配假設公司在2023年決定減少股利分配,例如200萬元(150萬元现金股利 + 50萬元股票股利)。

項目 金額(萬元) 說明
期初留存收益 500 2022年結轉的未分配盈餘。
本期淨利潤 1000 2023年的稅後淨利潤。
本期分配的股利 200 現金股利150萬元 + 股票股利50萬元
期末留存收益 1300 期初保留盈餘 + 本期淨利潤 - 本期分配的股利 = 500 + 1000 - 200

結果:減少股利分配後,期末留存盈餘增加到1300萬元。

總結:

  • 股利發得越多 → 剩下可運用的盈餘越少

  • 盈餘留得越多 → 企業擁有更強的再投資或抗風險能力

這正體現了企業管理層在“回饋股東”與“資金留存”之间的权衡與抉择。

保留盈餘的三大構成

法定盈餘公積

  • 定義:依法律規定從稅後淨利潤中提取的資金

  • 用途:用於彌補虧損、擴大經營、增資轉股等

  • 規定:企業每年需提取10%的稅後利潤,直到累計達註冊資本的50%

特別盈餘公積

  • 定義:企業根據特定目的(如應對未來潛在損失)提取的盈餘公積

  • 舉例:如富邦金控爲應對高利率保單可能產生的利差損,每年提取部分利潤作爲特別盈餘公積

未分配盈餘

  • 定義:扣除法定盈餘公積、特別盈餘公積及股東分紅後,企業留存的利潤

  • 注意:未分配盈餘並非越多越好,臺灣地區還需繳納5%的未分配盈餘稅

保留盈餘減少的原因有哪些?

留存收益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不會變少。以下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它的規模:

股利分配

  • 現金股利直接減少企業賬戶中的現金;

  • 股票股利雖然不會流出現金,但會將盈餘轉爲股本,使賬面上的留存收益減少。

法律規定與契約限制

  • 如《公司法》規定必須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 債券、貸款合同中也可能限制利潤分配,間接影響盈餘留存。

特別公積提取

  • 爲未來風險準備的特別盈餘公積,也會減少可留盈餘。

資本結構調整

  • 企業重整、債務償還等活動可能動用留存盈餘作爲資金來源。

前期損益調整

  • 如果前期財務報表有錯誤或會計政策追溯調整,會對留存盈餘進行修正。

本期經營虧損

  • 如果企業虧損,那麼自然沒有盈餘可分,甚至會衝減期初保留盈餘。

特殊交易處理

  • 例如企業以實物發放財產股利,或是進行庫藏股交易,也會影響盈餘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