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存續期間是指?
是指從債券發行日到最終回收全部投資(本金和利息)之間的平均時間,它反映的是投資者“收回成本”所需的加權平均時間。用來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的敏感度。
在這個期間內,債券是有效存在的,發行人會按期支付利息,到期時償還本金。但存續期間並不等同於到期時間。到期時間只是本金償還的日子,而債券存續期間則綜合考慮了利息的分佈時間。
因此:
•付息債券——因爲中間有現金流(利息)陸續返回,所以存續期間會小於到期時間。
•零息債券——沒有中間利息,全在到期時償還,因此存續期間等於到期時間。
我們來看一個簡單例子,更清楚理解它的時間維度和現金流安排:
①背景假設
項目 | 內容 |
債券類型 | 固定利率公司債 |
面值 | ¥10,000 |
利率 | 年利率 3% |
付息頻率 | 每年一次 |
存續期間 | 5年 |
②你將收到的現金流如下
年度 | 利息收入 | 本金償還 | 合計現金流 |
第1年 | ¥300 | — | ¥300 |
第2年 | ¥300 | — | ¥300 |
第3年 | ¥300 | — | ¥300 |
第4年 | ¥300 | — | ¥300 |
第5年 | ¥300 | ¥10,000 | ¥10,300 |
在債券的“存續期間”5年中,你每年固定收取利息,第5年連本帶息收回。
債券存續期間和利率的關係?
1. 利率上升 → 債券價格下降 → 久期縮短
利率升高時,未來現金流折現的現值降低,尤其是遠期的現金流折現影響更大。
所以債券的現值被“壓扁”,更接近短期現金流 → 久期減少。
2. 利率下降 → 債券價格上漲 → 久期增長
當利率下降,未來現金流現值更高,久期向未來“拉長”。
我們透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利率變動對債券價格的影響:
項目 | 債券A | 債券B |
年利率 | 5% | 5% |
久期(回本時間加權平均) | 2年 | 7年 |
面值 | 1000元 | 1000元 |
假設市場利率上升1個百分點(到6%),那麼債券價格將下降,其中:
•債券A價格大概下降 2%(久期 × 利率變動 = 2 × 1%)
•債券B價格大概下降 7%(7 × 1%)
所以久期越長,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越敏感。
市場預期 | 建議存續期間選擇 |
利率將上升 | 短存續期債券,減少跌幅風險 |
利率將下降 | 長存續期債券,增加漲幅機會 |
利率不明或震盪 | 配置長短存續期混合債券 |
債券存續期間越長越好嗎?
存續期間並不是越長越好,它的優缺點要結合市場環境和投資者自身目標來判斷。
1. 存續期長的優點:
①利率通常更高
長期債券通常比短期債券提供更高的票面利率,用來補償你鎖定資金時間較久的風險。
②利率下行時價格漲得更多
長期債券對利率變化更敏感,利率下降時,價格上漲幅度更大,可帶來更高的資本利得。
2. 存續期長的缺點:
①價格波動大(利率風險高)
比如利率上漲,長期債券價格下跌會更明顯。越長期,價格越敏感。
②鎖定資金時間長
你得等更久才能拿回本金。如果中途需要用錢,可能要折價賣出。
③通脹風險增加
如果未來通脹上升,長期固定利率債券的實際收益會被侵蝕。
舉個例子:假設你買兩隻債券情況如下
債券名稱 | 存續期 | 年利率 | 市場利率升1%後的跌幅 |
A債券 | 3年 | 3.00% | -2.50% |
B債券 | 10年 | 4.00% | -8.00% |
雖然B債券利率高,但對利率上漲更敏感,價格下跌更多。
總之,債券存續期間不是越長越好,而是“適合你”才最好。想要穩定、靈活選短期債;看好利率下降、願意冒風險可考慮長期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