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存是什麼意思?
圈存是一種交易前資金預鎖定機制,在投資人下單買入股票時,系統會先暫時“圈住”對應金額,以確保交易過程合規與順利完成。在英文中,它通常叫做 Fund Hold 或 Pre-authorization,意思就是“預授權”或“預凍結”。
它是證券交易過程中提前凍結買入資金的機制,在投資人委託買入股票時,券商系統會自動將相應金額的資金從賬戶中暫時鎖定,確保後續能完成扣款與交割。
投資人常有幾個誤解,我們來一一澄清:
❌ 誤解一:“圈住了就是扣款了”
✅ 正解:它只是暫時鎖定資金,正式扣款在T+2日才進行。❌ 誤解二:“圈住後這筆錢完全不能動了”
✅ 正解:大多數券商允許用預收資金繼續買股,但不能提現或轉出。❌ 誤解三:“圈住只有臺股市場纔有”
✅ 正解:該機制在美股、港股等市場也存在,形式略有不同,但原理相同。
舉例說明:假設交易者在週一(T日)買入了一隻美股,資金會在週二(T+1日)從賬戶中扣除。如果在週三(T+2日)賣出這隻股票,資金會在週四(T+3日)正式到賬。在這期間的流程步驟如下:
時間 | 操作 | 圈存/扣款狀態 | 說明 |
T日(週一) | 下單買入美股 | 資金被圈住 | 暫時鎖定資金,等待成交 |
T+1(週二) | 成交確認 | 仍被圈住 | 正式成交但未結算 |
T+2(週三) | 結算 | 正式扣款 | 資金正式轉出 |
⚠️ 注意:圈存資金無法提領,但仍可用於繼續買股(不過需要全額交割)。
它的意義:
確保交易可執行
投資者資金充足,避免訂單下達後因餘額不足導致“違約交割”。
交易合規保障
滿足監管對某些特殊股票(如警示股票、全額交割股、交易異常股票)的審慎要求。
降低系統性風險
防止市場波動中因大批無準備資金的訂單導致的交易衝突。
圈存的觸發與解除條件
哪些情況會觸發?
它不是每一筆交易都會觸發,但以下幾種情況會自動啓動圈存機制:
常規買入交易(如美股)
系統在你下單買入時,會先確認賬戶內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並圈住相應金額。全額交割股票(主要出現在臺股)
如“警示股”、“處置股”、“管理股”等,這類股票風險高,必須先繳清100%股款才允許交易,因此需要預收款卷。交易異常股票
當某隻股票漲跌異常、成交量激增,或被監管列入觀察名單時,系統也會要求先預收存資金,防止短線投機風險。
圈住之後,資金怎麼“解凍?
預收的資金不是永久凍結,會根據交易情況自動“解圈”,也就是釋放出來,恢復可用狀態。具體要求如下:
情況 | 處理方式 | 說明 |
委託被取消 | 資金解圈 | 資金恢復爲可用餘額 |
部分成交,剩餘取消 | 部分解圈 | 成交部分資金扣除,餘款釋放 |
委託當日未成交 | 全部解圈 | 收盤自動解除資金鎖定 |
圈存交易是什麼?
它在股票交易中又被成爲預收款券,在委託買入股票時,系統會先確認賬戶內是否有足夠的購買力。只有在購買力足夠的情況下,委託單纔會被送出。
特性 | 圈存交易 | 一般交易 |
下單前資金要求 | 下單前賬戶必須有足夠的資金,資金會被圈住 | 下單前賬戶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但資金不會被圈 |
資金鎖定 | 資金在下單後被圈,直到交易完成或取消纔會解圈 | 資金在下單後仍可自由使用,直到T+2日扣款 |
適用股票類型 | 特殊股票(如警示股票、全額交割股、交易異常股票) | 普通股票 |
手續費處理 | 預收手續費需等到T+2日結算後才退還 | 預收手續費通常在交易完成後立即退還 |
資金扣款時間 | T+2日扣款 | T+2日扣款 |
操作複雜性 | 需要先預存資金,操作相對複雜 | 操作相對簡單,無需額外步驟 |
交易前後需要注意的是:
匯款賬戶:預收款匯款需用綁定的交割戶頭,用其他賬戶需備註戶名或提供賬戶封面。
匯款金額:需包含股票價格 + 手續費。
剩餘金額:當日未用完的資金,收盤後會退回到交割戶頭。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者計劃購買臺灣股市的股票A,每股價格2.7元,購買1張(1000股),券商要求進行預收款匯款和圈存操作。那麼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項目 | 詳細信息 | 金額(元) |
股票信息 | 每股2.7元,購買1張(1000股) | - |
股票價格計算 | 1000股 × 2.7元/股 | 2700 |
手續費計算 | 交易金額 × 0.1425%(最低20元) | 20 |
總彙款金額 | 股票價格 + 手續費 | 2720 |
匯款賬戶要求 | 使用綁定的交割賬戶,否則需備註或提供賬戶信息 | - |
實際匯款金額 | 投資者匯入的金額 | 5000 |
剩餘金額 | 實際匯款金額 - 總彙款金額 | 2280 |
剩餘金額處理 | 收盤後退回交割賬戶(T+2日) | - |
總結:
在下單或改價時,券商可能會預收手續費;
如果最終訂單未成交或被取消,手續費會自動退回;
如果成交,手續費則在 T+2日正式結算時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