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若企圖通過引發經濟衰退來減少利率,以此減輕36萬億美元國債的負擔,現在看來,這一策略可能已經落空,並且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近期美國國債市場持續重挫,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在短短兩天內急升近40個基點,一度達到4.5%,而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也一度突破5%,釋放出強烈的系統性風險信號。
“美國國債市場正在崩潰”,著名經濟學家、華爾街投資大亨Peter Schiff在X上警告說:
如果不在明早緊急降息並宣佈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明天可能會發生類似1987年的股市崩盤。
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曾遭遇道瓊斯指數單日暴跌22%的慘狀,這一天被稱爲“黑色星期一”。
Schiff是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他以對美國經濟的悲觀預測和對黃金等實物資產的推崇而知名。Schiff認爲,美國國債市場的崩潰,標誌着特朗普通過製造經濟衰退來降低利率的計劃已經失敗:
如果特朗普的祕密計劃是通過股市崩潰來降低長期利率,那麼這一計劃已經失敗。股市的崩潰不僅沒有減輕債市的壓力,反而加劇了債市的波動。
特朗普自重返白宮以來,對外迫使烏克蘭簽訂礦產協議,濫用“關稅大棒”,對內則瘋狂裁減公務員、削減政府開支,各種手段直指“美國化債”!
知名投資者Larry McDonald在最近的播客節目中提到,36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務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如果通過提高關稅、大規模裁員等手段導致經濟短期內衰退,就能爲降低利率創造條件。而利率每降低100個基點,就能節省高達400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
然而正如Schiff所指出的,這種“刮骨療毒”式的改革計劃可能已經失敗,並且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Schiff指出:
當前債券市場的崩潰比股票市場的崩潰影響更爲嚴重。如果這些關稅繼續存在,美國可能會在秋季面臨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將使2008年的金融危機看起來像是一次週日學校的野餐。
此外,對沖基金的“全面去槓桿”和萬億規模基差交易的緊急平倉,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不穩定性,讓人不禁回憶起2020年3月的流動性危機。市場是否已經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