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成功避免高額對等關稅影響,供應鏈危機暫時解除

蘋果公司(AAPL.US)近期成功避免了自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的供應鏈危機。市場原本擔心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的125%高額對等關稅會嚴重擾亂蘋果的供應鏈。然而,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最新公告顯示,包括通訊設備(智能手機)、計算機、半導體設備、集成電路器件等產品被排除在對等關稅之外,這對蘋果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這意味着蘋果的iPhone、iPad、Mac、蘋果手錶和AirTags等產品將不再受到特朗普對等關稅措施的影響,包括125%的對等關稅和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徵收的10%普遍關稅。目前,蘋果相關商品仍受關稅影響的是特朗普最早宣佈的對華商品加徵20%關稅的部分。

市場反應

業內人士認爲,儘管特朗普未來可能針對含半導體的商品出臺新的“行業關稅”,但目前的關稅調整對蘋果和依賴中國製造的美國消費電子行業來說,是一個暫時的緩解。

美國投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表示:“智能手機和芯片被排除在對等關稅外,這是科技投資者夢寐以求的景象。”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預計,蘋果股價在本月下跌11%後,有望於下週一反彈。

民生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表示,隨着《特定產品對等關稅豁免指南》落地,蘋果供應鏈將有望迎來EPS修復。

供應鏈調整

據透露,在最新豁免出臺前,蘋果曾計劃調整供應鏈,以在印度生產更多銷往美國的iPhone,以適用較中國更低的稅率。目前,蘋果每年銷售約2.2億至2.3億部iPhone,其中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然而,印度的iPhone生產設施目前每年最多隻能生產約3000萬部iPhone,不足以完全滿足美國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的估算顯示,作爲蘋果公司最大盈利產品的iPhone,約87%在中國生產。大約五分之四的iPad和60%的Mac也是在中國生產的。这些产品加在一起約占苹果公司年收入的75%。近年來,蘋果的部分生產線確實正在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現在幾乎所有的蘋果手錶和AirPods都在越南生產。

產品 中國生產比例 美國市場銷量比例
iPhone 87% 33%
iPad 80% 38%
Mac 60% 50%

自4月2日宣佈徵收關稅以來,蘋果和其他科技公司的遊說者一直在向白宮爭取關稅豁免。特朗普4月9日暫停對數十個國家加徵更高的對等關稅後,蘋果面臨的負面衝擊反而更顯嚴峻,因爲主要競爭對手三星的生產線大多在東南亞,這使三星在美國市場上可能獲得比蘋果更多的成本優勢。

蘋果和其他公司也一直向特朗普政府強調,雖然其願意增加在美投資,但將最終生產環節完全遷回美國幾乎難以實現。一臺iPhone所需的700餘個精密零部件中,90%依賴中國及亞洲供應商。美國銀行報告指出,若蘋果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其製造成本可能飆升超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