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興證國際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首次給予龍蟠科技(02465)“增持”評級,並預測公司2024-2026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63億、0.83億和5.06億人民币。截至2025年1月24日收盤,公司港股股價對應的2026年市盈率為4.8倍,市淨率為0.74倍。從長遠來看,公司通過優化磷酸鐵鋰產品結構,並從原材料自供、能源、費用等方面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預計2025年國內訂單將減少虧損或實現盈利;同時,隨著印尼12萬噸磷酸鐵鋰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將承接海外高價大單,帶來額外利潤,因此建議投資者關注。
以下是興證國際證券的主要觀點:
以磷酸鐵鋰業務為核心,減值夯實2024年業績
從車用精細化學品起家,目前收入主要來自磷酸鐵鋰業務:2024年上半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和車用精細化學品分別占公司收入的69.4%和27.2%,分別占公司毛利的22.5%和79.1%,而碳酸鋰加工、日用化學品、氫能源等業務佔比較小。2023年,公司在全球磷酸鐵鋰銷量中的市場份額為6.5%;預計隨著2024年產能的釋放和銷量的增長,市場份額將有所提升。
2024年利潤夯實,符合預期:公司公告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為-6.97億至-5.95億人民幣(指引中樞為-6.46億人民幣),推算2024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指引中樞為-3.43億人民幣,而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0.82億人民幣。第四季度虧損環比增加,一方面是由於產品存貨、固定資產、應收賬款、商譽減值計提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由於公司港股上市費用和少數股東金融負債等因素的影響。公司2024年的業績夯實,有助於減輕2025年的壓力。
海外磷酸鐵鋰產能稀缺,大單盡享溢價
印尼產能釋放,具備稀缺屬性:公司在印尼規劃的磷酸鐵鋰產能為12萬噸;其中一期3萬噸产能已于2024年投產並完成審廠;預計公司印尼工廠2025年出貨量將超過2萬噸,2026年有望接近12萬噸。目前印尼工廠由龍蟠科技控股並表,印尼國家主權財富基金也持有股份。由於海外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稀缺,新產能從規劃到批量出貨的周期較長,龍蟠科技的先發優勢明顯。
與LGES、BlueOval簽訂大單,貢獻增量利潤:公司已與LGES、BlueOval(福特汽車旗下電池廠)簽署供貨協議,鎖定印尼工廠的主要出貨量;印尼工廠能源及人工成本較低,並享受稅收優惠,可以抵消建設成本及原輔料運費稍高的負面影響;同時,海外訂單具備溢價,預計將帶來增量利潤。其中,2024年2月子公司常州锂源與LGES簽署的《長期供貨協議》約定2024-2028年銷售16萬噸磷酸鐵鋰,且2025-2028年可能額外銷售36萬噸,總計52萬噸;2024年12月,公司宣布敲定的銷售額從16萬噸提升至26萬噸。
公司國內磷酸鐵鋰產能利用率高,客戶資源優質
國內基地分佈均衡:截至2024年末,公司國內磷酸鐵鋰名義年產能分別為江蘇金壇4.5萬噸、天津寶坻1萬噸、四川蓬溪8.75萬噸、山東菏澤5萬噸、湖北襄陽5萬噸。
聚焦優質客戶:公司與寧德時代(300750.SZ)、欣旺達(300207.SZ)、瑞浦蘭鈞(00666)、LGES等國內外主流電池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客戶資質優秀,需求持續增長。
產品有望結構性提價+公司降本增效,磷酸鐵鋰國內訂單有望減虧或扭虧為盈。
高壓密產品有望提價:隨著快充動力電池及儲能大電芯需求的持續增長,高壓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可能存在結構性供需錯配,不排除2025年小幅提價,疊加龍蟠高壓密產品佔比的提高,預計帶動公司國內訂單ASP回升。
降本增效:1)碳酸鋰自供降本。公司與寧德時代合資建設4萬噸碳酸鋰冶煉產能,並收購山東美多電池拆解回收廠。2)磷酸鐵自供降本。公司現有15萬噸磷酸鐵產能(山東菏澤、湖北襄陽),山東菏澤另有规划产能8萬噸,旨在提高磷酸鐵自供率並發揮規模效應。3)加工費降本。公司採取多項措施在天然氣、電力、三費等方面降低成本。
車用精細化學品帶來穩健盈利:公司通過龍蟠、可蘭素、迪克等多個品牌,以及經銷商、企業客戶、貼牌客戶、線上等多個渠道提供精細化學品;2023年公司柴油發動機尾氣處理液、冷卻液銷量均位列中國內地第三。車用精細化學品市場總需求相對穩定,其中冷卻液增速較高,得益於新能源車、數據機房、充電樁、換電站、儲能電站等需求的景氣;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為公司帶來穩健盈利。
風險提示:印尼產能釋放不及預期,產品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客戶履約風險,海外政策風險,公司經營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