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週三,聖路易聯儲的主席、同時也是今年FOMC的票委穆薩萊姆提出,目前尚不能確定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是否僅是短期現象。他提醒說,可能的連鎖反應可能會導緻美聯儲決策者們延長利率不變的時間:

我對於認為關稅增加對通脹的影響完全是暫時性的,或者認為完全透明的策略是恰當的這種觀點持謹慎態度。我將特別關注關稅可能引發的間接和次級通脹效應。

穆薩萊姆強調,由於關稅調整和其他因素,通脹超過美聯儲2%的目標甚至進一步上升的風險增加,他再次強調保持通脹預期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穆薩萊姆區分了征稅的直接影響——一次性的價格上升,以及可能對潛在通脹產生更長期影響的次級效應。

他表示,他支持美聯儲上週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並認為採取耐心的政策方法有助於官員們評估不斷更新的經濟數據。他提到官員們可能根據不同的勞動力市場和通脹趨勢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如果經濟保持強勁且通脹高於目標,美聯儲當前的政策是合適的。

如果勞動力市場持續表現良好且關稅產生了次級效應,官員們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維持適度緊縮的利率水平,或者考慮採取更嚴格的政策立場。

如果就業市場表現疲軟,而通脹保持穩定或下降,那麼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放寬。

穆薩萊姆強調,鑑於通脹仍然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管理消費者對未來價格增長的預期變得更加重要。如果通脹預期失控,美聯儲可能需要優先考慮實現價格穩定目標,而不是同時考慮就業目標。

他在隨後的討論中指出:“如果通脹預期有失控或在長期內趨於失控的趨勢,那麼平衡的方法可能行不通。到那時,我們可能不得不更多地側重於應對通脹問題,以確保通脹預期和實際通脹得到有效錨定。”

穆薩萊姆的團隊研究顯示,根據迄今為止宣布的關稅上調幅度,如果有效的美國關稅稅率提高10%,美聯儲首選的通脹率指標可能上升多達1.2個百分點,其中直接關稅效應貢獻0.5個百分點,間接關稅效應貢獻0.7個百分點。

穆薩萊姆現在預計通脹達到美聯儲2%目標的時間為2027年,這比他去年12月的預測要晚。他提到,如果關稅使進口商品吸引力降低,從而推動對美國國產商品需求增加,那麼部分國產商品的價格可能會上漲。不過,他也澄清,並非所有關稅帶來的間接通脹效應都會持久存在。

在特朗普政府下,政府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及其對美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使得美聯儲官員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儘管如此,穆薩萊姆的基本預期是,美國經濟將以溫和的速度繼續增長,勞動力市場將保持健康。

聯準會3月會議之後公佈的最新預測顯示,根據中位數預測,今年政策制定者們預計相當於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在19位政策制定者中,有8位認為2025年將只有一次或根本不會降息。

上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對通脹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儘管他強調很多問題仍不明朗。鮑威爾還淡化了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顯示的飆漲的通脹預期。

很顯然,穆薩萊姆並不這樣認為。他也不是近來第一個對鮑威爾“通脹暫時論”持懷疑立場的美聯儲高官:

另一位票委、鴿派的芝加哥聯儲主席Goolsbee指出,一旦市場長期通脹預期也開啟上升態勢,這無疑將是一個“重大危險信號”。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又帶來了新的變數,美聯儲的下一次降息可能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