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三,圣路易联储的主席、同时也是今年FOMC的票委穆萨莱姆提出,目前尚不能确定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否仅是短期现象。他提醒说,可能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美联储决策者们延长利率不变的时间:

我对于认为关税增加对通胀的影响完全是暂时性的,或者认为完全透明的策略是恰当的这种观点持谨慎态度。我将特别关注关税可能引发的间接和次级通胀效应。

穆萨莱姆强调,由于关税调整和其他因素,通胀超过美联储2%的目标甚至进一步上升的风险增加,他再次强调保持通胀预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穆萨莱姆区分了征税的直接影响——一次性的价格上升,以及可能对潜在通胀产生更长期影响的次级效应。

他表示,他支持美联储上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并认为采取耐心的政策方法有助于官员们评估不断更新的经济数据。他提到官员们可能根据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通胀趋势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如果经济保持强劲且通胀高于目标,美联储当前的政策是合适的。

如果劳动力市场持续表现良好且关税产生了次级效应,官员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维持适度紧缩的利率水平,或者考虑采取更严格的政策立场。

如果就业市场表现疲软,而通胀保持稳定或下降,那么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放宽。

穆萨莱姆强调,鉴于通胀仍然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管理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增长的预期变得更加重要。如果通胀预期失控,美联储可能需要优先考虑实现价格稳定目标,而不是同时考虑就业目标。

他在随后的讨论中指出:“如果通胀预期有失控或在长期内趋于失控的趋势,那么平衡的方法可能行不通。到那时,我们可能不得不更多地侧重于应对通胀问题,以确保通胀预期和实际通胀得到有效锚定。”

穆萨莱姆的团队研究显示,根据迄今为止宣布的关税上调幅度,如果有效的美国关税税率提高10%,美联储首选的通胀率指标可能上升多达1.2个百分点,其中直接关税效应贡献0.5个百分点,间接关税效应贡献0.7个百分点。

穆萨莱姆现在预计通胀达到美联储2%目标的时间为2027年,这比他去年12月的预测要晚。他提到,如果关税使进口商品吸引力降低,从而推动对美国国产商品需求增加,那么部分国产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不过,他也澄清,并非所有关税带来的间接通胀效应都会持久存在。

在特朗普政府下,政府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美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使得美联储官员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穆萨莱姆的基本预期是,美国经济将以温和的速度继续增长,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健康。

美联储3月会议之后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根据中位数预测,今年政策制定者们预计相当于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在19位政策制定者中,有8位认为2025年将只有一次或根本不会降息。

上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尽管他强调很多问题仍不明朗。鲍威尔还淡化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的飙涨的通胀预期。

很显然,穆萨莱姆并不这样认为。他也不是近来第一个对鲍威尔“通胀暂时论”持怀疑立场的美联储高官:

另一位票委、鸽派的芝加哥联储主席Goolsbee指出,一旦市场长期通胀预期也开启上升态势,这无疑将是一个“重大危险信号”。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又带来了新的变数,美联储的下一次降息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