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联储副主席警告:特朗普“关税大棒”或逆转数十年来的反通胀进程
前美联储副主席唐纳德·科恩(Donald Kohn)警告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起的全球贸易战可能使数十年来助力缓解通胀压力的强劲动能发生实质性的逆转。科恩在采访中表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乃至2000年代以来推动‘反通胀进程’的部分力量即将彻底调转方向。”
在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25%关税,并威胁可能将对欧盟和加拿大实施更严厉的报复性举措之后,美元与欧洲股市应声下跌。此外,投资者们更加担忧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趋势,即所谓的“通胀猛兽卷土重来”将制约美联储降息空间,毕竟最令美联储头疼的“滞胀”可能即将全面席卷美国经济。
瑞银亚太区总裁兼全球财富管理联席总裁康瑞博的观点
瑞银亚太区总裁兼全球财富管理联席总裁康瑞博(Iqbal Khan)表示,在当前关税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中,投资者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滞胀。Khan在一次峰会上表示:“如果论及风险核心问题,关键不在于经济增长幅度,而在于滞胀风险。这才是市场真正的威胁,也是各方竭力规避的局面。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显然都将此列为首要关注点。”
“新美联储通讯社”尼克·蒂米劳斯的观点
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称号的尼克·蒂米劳斯 (Nick Timiraos)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后发文称,“滞胀”预期可能会让美联储今年难以通过降息来预先阻止美国经济放缓,并表示美联储的最新预测显示,美国经济正面临着“滞胀”的风险,即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
美国通胀自1980年代初显著放缓,主要归功于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激进货币政策。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后续年份中不断深化的全球化也是美国物价趋于稳定的重要因素。
然而,科恩指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造成的负面供给冲击,以及潜在冲击威胁,可能使昔日的反通胀顺风转为逆风,这将使美联储面临艰难抉择。
科恩还警告称,在持续的高预算赤字和美国总统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原则正面临新挑战。他提到:“特朗普声称不会解雇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已多次公开呼吁美联储降息,我认为美联储所承受的政治压力丝毫不会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