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策导致“特朗普交易”溃败,华尔街转向多元化投资策略

在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开启第二个美国总统任期之际,华尔街交易员们曾全力押注与“美国优先”政策相关的资产标的,包括特斯拉股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以及标普500指数与美元。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对外政策导致通胀、消费者信心等经济数据恶化,且政府内阁拒绝对股市施以援手,这种集中押注美国资产的策略已成为失败的选择。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美国消费者信心骤降,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衡量指标明显抬头,美国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处于1993年2月以来最高。美股在周五经历“黑色星期五”,纳斯达克100指数暴跌2.6%,今年以来跌近10%,美股三大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避险资产则集体狂欢,美国国债跳涨,黄金再创历史新高。

“特朗普交易”溃败的底层逻辑——“美国例外论”出现裂痕

“美国例外论”指的是美国经济数据与股市、美债市场将表现出超越其他国家的韧性和稳定性,吸引全球资金涌入。但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对外加征关税政策,尤其是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关税举措,以及对所有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举措,吓坏了美国股票市场,令投资者担忧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甚至“深度衰退”风险。

特朗普政府的对外加征关税政策重挫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推高消费者通胀预期与经济滞胀、衰退预期,使得全球资金逃离美股市场。市场曾期待“特朗普看跌期权”提振美国股票市场,但特朗普与美国财长贝森特未透露出对股市的支持与安抚立场,反而强调美国经济将经历一段“排毒”期。

“多元化配置”重返投资视野

美股以及美元持续走弱,对执着于宏观主题或前沿科技押注的投资者们构成新一轮冲击。长期倡导分散投资以及“多元化配置”全球资产的投资机构们成为今年以来金融市场的大赢家。包含系统性的交易、大宗商品等抗通胀实物资产以及廉价价值股、中国与欧洲等表现优异的“非美股市”类型多元化配置组合正重新领跑全球市场。

美国银行援引EPFR全球数据称,美国股票基金遭遇今年以来最大单周资金流出,而资金则继续涌入欧洲股市。纳斯达克100指数今年以来跌近10%,标普500指数则跌超5%,相比之下,涵盖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小米在内的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大涨超20%,其中2月单月涨幅高达18%。

在德国国防与基建财政刺激之下,斯托克600指数正迈向十年来相对于标普500指数最强劲的第一季度表现。长期以来具备避险属性的美元,今年表现远不及另一避险货币——日元。其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特朗普政府不断升级的关税措施和旨在逆转全球化的举措,正在动摇人们对美国经济以及美元的信心,但美债则因一度接近5%的强劲收益率而吸引避险资金。

全球资金或将愈发青睐中国等“非美股市”+避险资产。2025年以来跑赢同行平均水平或基准股指的秘诀或法宝似乎有且只有一个准则:配置中国科技股。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广泛贸易战引发人们对美国经济“滞胀”乃至陷入深度衰退的担忧情绪,华尔街交易员以及更广泛的全球投资者对于“逢低买入”美股愈发犹豫,并且找到了一个估值具备优势、基本面强劲且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新投资方向:中国股市。

避险资产同样表现亮眼,黄金现货与期货价格在年内可谓屡创历史新高,季度涨幅有望达17%(届时将创1986年以来最佳)。过去两个月全球主要黄金ETF资产吸金超120亿美元,创下2020年同期以来最大规模。

指数名称 今年以来表现
纳斯达克100指数 跌近10%
标普500指数 跌超5%
恒生科技指数 大涨超20%

华尔街机构正快速转向防御,倾向于拿出一部分仓位配置长期忽视的黄金、价值股以及非美国的国际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