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證券分析》由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戴維·多德(David Dodd)合著,首次出版於1934年。這本書是價值投資理論的奠基之作,被譽為投資者的“聖經”,奠定了现代證券分析的基础。書中系統闡述瞭如何通過深入分析評估證券的內在價值,幫助投資者在復雜多變的市場中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其核心理念包括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內在價值的評估、債券與優先股分析、普通股分析、防禦型與進攻型投資策略等。

《證券分析》封面

 目錄:

推薦序與前言

  • 推薦序:改變一生的智慧之書(沃倫·巴菲特)

  • 譯者序:在中國證券市場轉型的過程中重溫經典的價值(巴曙松)

  • 第6版前言:格雷厄姆和多德永恆的智慧

  • 第2版前言

  • 第1版前言

  • 第6版導言:格雷厄姆和《證券分析》面世:時代背景(詹姆斯·格蘭特)

  • 第2版導言:投資策略的難題

第一部分:證券分析綜覽及方法

  • 第1章:證券分析的範圍與局限以及內在價值的概念

  • 第2章:分析問題的基本要素以及定量和定性因素

  • 第3章:信息來源

  • 第4章:區分投資與投機

  • 第5章:證券的分類

第二部分:固定價值投資

  • 第6章:固定價值投資選擇的第一原則

  • 第7章:固定價值投資選擇的第二和第三原則

  • 第8章:債券投資的具體標準

  • 第9章:債券投資的具體標準(續)

  • 第10章:債券投資的具體標準(再續)

  • 第11章:債券投資的具體標準(完)

  • 第12章:鐵路與公用事業債券分析中的特殊因素

  • 第13章:債券分析中的其他特殊因素

  • 第14章:優先股理論

  • 第15章:優先股投資的選擇技巧

  • 第16章:收益債券和擔保證券

  • 第17章:擔保證券(續)

  • 第18章:保護性條款和高級證券持有人的補救措施

  • 第19章:保護性條款(續)

  • 第20章:優先股保護條款,保持充足的初級資本

  • 第21章:對所持投資的管理

第三部分:具有投機性特徵的高級證券

  • 第22章:附權證券

  • 第23章:附權高級證券的技術特點

  • 第24章:可轉換證券的技術問題

  • 第25章:附認股權證的高級證券、參與分紅證券、轉換與對沖

  • 第26章:存在安全問題的高級證券

第四部分:普通股投資理論——股息因素

  • 第27章:普通股投資理論

  • 第28章:普通股投資的新原則

  • 第29章:普通股分析中的股息因素

  • 第30章:股票股息

第五部分:損益賬戶分析普通股估價中的收益因素

  • 第31章:損益表分析

  • 第32章:損益表中的非經常性損失和其他特殊項目

  • 第33章:損益表中的誤導手段與子公司的盈利

  • 第34章:盈利能力與折舊及其他類似費用之間的關係

  • 第35章:公用事業類公司的折舊政策

  • 第36章: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折舊與攤銷費用

  • 第37章:過往收益的作用

  • 第38章:質疑或否定過往收益

  • 第39章:普通股市盈率與基於資本總額變化的調整

  • 第40章:資本結構

  • 第41章:低價普通股與收益來源分析

第六部分:資產負債表分析與資產價值的內涵

  • 第42章:資產負債表分析與賬面價值的重要性

  • 第43章:流動資產價值的重要性

  • 第44章:清算價值的意義以及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關係

  • 第45章:資產負債表分析(完)

第七部分:證券分析的其他方面:價格與價值間的差異

  • 第46章:認股權證

  • 第47章:融資成本和管理成本

  • 第48章:公司金字塔結構的相關內容

  • 第49章:同領域公司的比較分析

  • 第50章:價格與價值的背離

  • 第51章:價格與價值的背離(續)

  • 第52章:市場分析和證券分析

第八部分:全球價值投資

  • 綜述:與格雷厄姆和多德周遊世界

  • 附錄

  • 第6版後記

  • 第6版致謝

  • 第6版譯者後記

作者簡介: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價值投資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華爾街教父”。他既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任教,又在華爾街取得了卓越的投資業績。格雷厄姆經歷了大牛市和大蕭條,其投資理念深刻影響了包括沃倫·巴菲特在內的眾多投資界傳奇人物。

戴維·多德(David Dodd):格雷厄姆的同事和追隨者,長期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金融學助教,與格雷厄姆共同完成了《證券分析》的撰寫工作。

本書核心内容:

  •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投資是基於深入分析,尋找內在價值高於市場價格的證券;投機則是基於價格波動的短期行為,缺乏對基本價值的關注。

  • 內在價值評估:強調通過財務數據(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行業背景來計算證券的內在價值,而非依賴市場價格。

  • 債券與優先股分析:提出債券投資的基本原則,如安全性、收益和償債能力分析,並詳細討論了優先股的特點、風險和收益。

  • 普通股分析:重點在於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來增長潛力,通過財務報表和盈利歷史來評估公司的健康狀況和增長潛力。

  • 防禦型與進攻型投資:防禦型投資者追求低風險和穩定回報,而進攻型投資者則願意承擔更多風險以尋求高回報。

  • 市場價格波動與投資決策:探討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的關係,強調投資決策應基於價值而非價格波動。

《證券分析》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系统的證券分析方法,還強調了投資者應關注證券的內在價值,而非僅僅依賴市場情緒和短期波動。這本書對全球投資者和投資理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書籍評價:

1.經典價值與投資理念

  • 價值投資的基石:《證券分析》被譽為價值投資理念的奠基之作,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深刻影響了包括沃倫·巴菲特在內的眾多投資者。書中強調通過深入分析企業的基本面來評估證券的內在價值,這一理念至今仍被廣泛推崇。

  • 投資與投機的區分:格雷厄姆在書中清晰地區分了“投資”與“投機”,并强调投資决策应基于深入分析和内在价值,而非市場情緒。

2.實用性和難度

  • 內容詳盡但難度較高:《證券分析》內容豐富、案例詳實,但閱讀難度較大,需要一定的金融和數學基礎。這本書更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的讀者,尤其是積極型投資者。

  • 適合專業投資者: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書中的一些內容可能過於復雜,但對於專業投資者或有志於深入學習投資理論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必讀的經典。

3.對現代投資的啟示

  • 時間價值與永恆智慧:儘管《證券分析》首次出版於20世紀30年代,但其核心理念在當今市場環境中依然具有重要意義。書中關於風險控制、內在價值和安全邊際的討論,為現代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指導。

  • 理性投資的重要性:格雷厄姆強調投資者應保持理性,不被市場情緒左右。這一觀點在當今復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依然具有重要價值。

4.讀者反饋與個人收穫

  • 啟發與指導:許多讀者表示,《證券分析》不僅提升了他們對投資的理解,還幫助他們在實際投資中做出了更明智的決策。這本書被視為投資者的“聖經”,對個人投資理財具有深遠影響。

  • 挑戰與收穫:閱讀《證券分析》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但讀者普遍認為這種努力是值得的。書中豐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為讀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發。

所有分享的資源均來源於網絡公開資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數據,僅做匯總整理,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若此處無下載鏈接,說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