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怎樣選擇成長股》(英文名: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是由菲利普·A·費雪(Philip A.Fisher)所著的投資經典著作,首次出版於1958年。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費雪作为“成長股投資之父”的地位,還對後來的投資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

怎樣選擇成長股 封面

書籍背景

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股市經歷了戰後的快速復蘇和繁榮。然而,當時的投資者大多關注價值股,即那些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費雪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投資理念——成長股投資。他認為,投資者應該關注那些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公司,而不是僅僅尋找被低估的股票。這種理念在當時是非常新穎和具有前瞻性的。

核心內容

《怎樣選擇成長股》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 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潤

  1. 往事中提供的線索:費雪回顧了歷史上的投資案例,總結了成功投資的經驗教訓。

  2. “閒聊”的妙處:費雪強調了通過與公司客戶、供應商、競爭對手等進行非正式交流來獲取公司真實信息的重要性。他提出,這種“閒聊法”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基本面。

  3. 尋找優良普通股的十五個原則:費雪提出了著名的“15個要點”,用於評估公司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這些要點包括公司的管理團隊、研發能力、市場潛力、競爭優勢等。

  4. 買入時機:費雪認為,買入成長股的最佳時機是當市場對好公司存在誤解或忽視時,或者當公司遇到暫時性困難時。

  5. 賣出時機:費雪主張,投資者應該長期持有成長股,只有在原始買入決策錯誤、公司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或遇到更優投資機會時才考慮賣出。

  • 保守型投資者高枕無憂

  1. 費雪進一步探討了保守型投資的要素,包括公司的生產、市場營銷、研發以及財務優勢。他強調,投資者應該選擇那些具有強大競爭優勢和良好管理團隊的公司。

  2. 他還討論瞭如何通過合理的估值來確保投資的安全性。

  • 形成投資哲學

  1. 哲學的起源:費雪分享了他投資哲學的形成過程,包括從早期的投資經驗中吸取的教訓。

  2. 從經驗中學習:他通過自己的投資實踐,總結瞭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投資的成功。

  3. 投資哲學的成熟:費雪強調,投資者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4. 市場是正確的嗎?:費雪探討了市場效率的問題,他認為市場並不總是正確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深入研究發現被低估的成長股。

  5. 投資理念

費雪的投資理念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 深入研究:投資者需要對目標公司進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了解其管理團隊、市場潛力、競爭優勢等。

  • “閒聊法”:通過與公司客戶、供應商、競爭對手等進行非正式交流,獲取公司的真實信息。

  • 長期持有:選擇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公司,并長期持有其股票。

  • 合理估值:在合理的價格買入股票,避免高估的風險。

  • 集中投資:将资金集中投資于少数优质成长股,而不是分散投資於大量股票。

對投資者的啟發

《怎樣選擇成長股》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套系統的成長股投資方法,還幫助投資者建立了一種成熟的投資哲學。費雪的“15個要點”和“閒聊法”至今仍被許多投資者所採用。他的理念強調了對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長期持有的重要性,這與價值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不謀而合。巴菲特曾表示,他的投資哲學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費雪”,這充分說明了費雪對投資界的重要影響。

《怎樣選擇成長股》是一本適合所有投資者的經典之作,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啟發和指導。


目錄:

序:我從父親的著作中學到的

前言

第一部分: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潤

開篇語

  1. 第一章:往事中提供的線索

  2. 第二章:“閒聊”的妙處

  3. 第三章:買入什麼股票——尋找優良普通股的十五個原則

  4. 第四章:應該買什麼樣的股票

  5. 第五章:什麼時候買進股票

  6. 第六章:什麼時候賣出,什麼時候不要賣出

  7. 第七章:股利的喧囂

  8. 第八章:投資者的“五個不要”

  9. 第九章:投資者的另外“五個不要”

  10. 第十章:如何找到成長型股票

  11. 第十一章:匯總與結論

第二部分:保守型投資者高枕無憂

引言

  1. 第一章:保守型投資的第一個要素:生產、市場營銷、研發以及財務方面的優勢

  2. 第二章:第二個要素:人的因素

  3. 第三章:第三個要素:一些企業的投資特徵

  4. 第四章:第四個要素:保守型投資的價格

  5. 第五章:再論第四個要素

  6. 第六章:三論第四個要素

第三部分:形成投資哲學

  1. 第一章:哲學的起源

  2. 第二章:從經驗中學習

  3. 第三章:投資哲學的成熟

  4. 第四章:市場是正確的嗎?

結論

  1. 附錄:評價好公司的關鍵因素


作者簡介    菲利普·費雪

怎樣選擇成長股 作者 菲利普·費雪

出生與早年經歷:

  • 1907年9月8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 父親是醫生,他從小對股票市場產生興趣,1920年代美股狂熱時期開始買賣股票。

教育背景:

  • 1928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商學院。

職業生涯:

  • 1928年:加入舊金山國安盎格國民銀行,擔任證券統計員(即證券分析師),開啟投資生涯。

  • 1929年:預見到大空頭市場的到來,但因“看空做多”而遭受損失。

  • 1930年:晉升為部門主管,後加入一家經紀公司,但公司因股市崩潰倒閉。

  • 1931年3月1日:創立費雪投資管理諮詢公司,開始投資顧問生涯。

  • 1942-1946年:在陸軍航空兵團服役,處理商業相關工作。

  • 1947年:向客戶推薦道氏化工,這是他深入調研的結果。

  • 1954-1969年:投資生涯的輝煌時期,投資的股票升幅遠超指數。1955年買入德州儀器,14年後股價上升14倍;1960年代中後期買入摩托羅拉,持有21年,股價上升19倍。

  • 1961年1963年:受聘於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高級投資課程。

  • 1999年:以91歲高齡退休。

  • 2004年3月11日:去世,享年96歲。

投資理念:

  • 強調對公司的深入研究,提出“15個要點”用於評估公司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 主張通過與公司客戶、供應商和競爭對手的“閒聊”來獲取公司的真實信息。

  • 倡導集中投資於少數優質成長股,並長期持有。

著作:

  • 1957年出版《怎樣選擇成長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 1960年出版《股市投資致富之道:投資大師費雪教你怎樣炒股》(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

  • 1975年出版《保守型投資者夜夜安寢》(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

影響力:

  • 被視為現代投資理論的開路先鋒之一,成長股投資策略之父。

  • 巴菲特曾表示,他的投資哲學85%來自格雷厄姆,15%來自費雪。

所有分享的資源均來源於網絡公開資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數據,僅做匯總整理,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若此處無下載鏈接,說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