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廣發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自AI產業興起以來,TMT板塊的交易活躍度在過去兩年中一直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通常,當TMT板塊的交易量佔比接近40%的閾值時,該板塊的超額收益會出現階段性的回調。然而,在25年春節期間,TMT板塊的交易量佔比突破了40%,並持續保持在高位,這表明40%的隐性限制在當前周期中似乎不再适用。
廣發證券的主要觀點包括:
1.當前TMT板塊的情緒高點在何處?
在每一輪大型科技產業周期中,TMT板塊的交易量佔比中樞會有明顯的提升,這主要是由於成分股數量和市值佔比的增加,以及投資者對基本面預期的改善。目前,TMT板塊的交易量佔比為【44%】,與歷史和美國的數據對比,本輪交易量佔比的頂部可能在【45%-50%】之間。
2.在大型科技產業周期中,TMT板塊交易量佔比達到頂部後,是否還具有指導意義?
短期內仍然有效,當觸及情緒高點後,超額收益會出現階段性的回落,但幅度不大。從中期來看,交易量佔比的指導意義減弱,市場走勢更多取決於基本面是否出現爆發、預期是否得到改善,訂單、產品規模和銷量、事件催化、業績增速等都是需要觀察的指標。
3.除了TMT板塊外,新能源、白酒等賽道也經歷了交易量佔比中樞的上移和超額收益的震盪上行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面預期的改善與業績的釋放並不總是同步的,例如13年移動遊戲規模的增長和20年新能源車銷量的提升,都先於板塊業績的爆發,但這些都增強了投資者對基本面預期改善的信心。
除了基本面預期的改善,增量資金的持續流入也是交易量佔比中樞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4.DeepSeek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兩年TMT板塊缺乏基本面支撐的狀況,這也是推動TMT板塊交易量佔比突破的一個重要因素。與09-10年、13-15年的情況類似,中期的市場觀察應關注應用端的數量、產品滲透率和銷量訂單等指標。
從過去兩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主要集中在海外(如英偉達)資本開支受益的硬件、算力端,如代表性個股中際旭創,不斷創下新高並與TMT板塊走勢及擁擠度脫敏。目前,隨著重要互聯網平台的接入和資本開支的增加,應用端基本面預期大幅改善,對算力的需求也在增加,TMT板塊的擁擠度可能會持續保持在高位,並伴隨著風格的趨勢性佔優,後續對應用端數量、產品滲透率和銷量、訂單等指標的跟踪與驗證將非常關鍵。
5.25年春季躁動的核心結論
如何看待25年春季躁動的持續性?從歷史來看,風險偏好最高的階段是春節到兩會期間。春節後的30個交易日,整體中小盤風格表現良好。
3月下旬到4月下旬,市場開始交易一季報預期,股票出現分化,風險偏好略有下降。
4月中旬以後,整體風險偏好明顯下降;少數板塊可能會走出基本面趨勢,即所謂的“四月決斷”。
科技仍然是主線,後續參與科技行業的策略可以沿著“低位成長分支”和“25年有業績兌現”兩條線索展開。首先,低位成長可以關注軍工、文化出海、衛星、醫療設備、AI教育等領域。其次,尋找25年上半年有較大概率出現即期基本面兌現的科技領域,目前看來主要集中在端側硬件、機器人/智駕、推理側算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