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AI成交佔比的新高?
AI的主線方向愈加明朗,三大趨勢持續驗證。我們在《深度展望AI行情的三大趨勢》中提出,“從上游到中下游、從集中到百花齊放、從AI到AI+,有望成為本輪AI行情的三大趨勢”,近期持續得到市場驗證。一方面,TMT中以計算機、傳媒為代表的AI中下游板塊共識不斷凝聚,引領市場上行;另一方面,本輪AI行情也開始向醫療、信創、教育、智能駕駛等更多AI+領域擴散,進入多點開花、共振上漲的階段。
而隨著市場共識向AI主線方向持續凝聚,TMT板塊的成交佔比近期快速抬升至46%左右,為近年來新高,且已較為接近23年4月時50%的歷史最高水平,由此也引發市場對於AI交易情緒是否已到高點、行情會否終結的擔憂。
對此,我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在觀察TMT成交佔比位置時,其實需要考慮板塊本身市值佔比的變化,隨著市值佔比的提升,成交佔比高點往往也會隨之“水漲船高”。TMT是一個擁有超過1000家公司、市值佔比超過20%的大類板塊,本身可容納的資金規模就相對較大,而且從歷史上看,隨著市值佔比的提升,板塊成交佔比的高點也往往會隨之走高。
因此,考慮市值佔比變化的影響,我們對TMT成交佔比/自由流通市值佔比進行觀察,這一指標的歷史高點通常在2.5倍左右,當前值為2倍。
其次,參考歷史經驗,隨著成交佔比提升至高位,板塊短期出現震蕩波動的概率提升,但通常不會導致行情終結,影響主要還是體現在結構上,更多會以內部輪動和高低切換的方式消化短期過熱的市場情緒。
無論是看2013-2014年、還是2019-2020年,TMT成交佔比在升至歷史新高後行情都並未結束。而如果回顧2023年那一輪AI行情,每當板塊快速放量、交易情緒出現階段性過熱時,也都會通過內部快速輪動、高低切換的方式進行調整,而非系統性的下跌。因此,成交佔比升至高位對於板塊結構的影響更加重要,至於行情是否終結,核心還是要看基本面以及流动性预期的变化。
最後,“成交佔比”、“換手率”、“擁擠度”等情緒指標更適用於基本面、產業邏輯相對穩定的行業。而當一個行業、板塊所處的產業趨勢、生命週期、政策環境、基本面邏輯等出現重大變化時,則可能突破交易擁擠的桎梏,而形成新的趨勢性行情。例如2016-2020年的核心資產、2020-2021年的新能源等,對於本輪AI行情我們認為同樣如此。
回顧過去三輪市場中長期主線的形成,均是在產業趨勢支撐下,不斷穿越短期的交易擁擠,在成交佔比不斷新高的過程中逐步確認其主線地位:
1. 2020-2021年的新能源:新能源板塊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多次出現過擁擠度快速抬升、成交佔比創新高。但在產業周期的延續下,新能源板塊在短暂震荡后又再度走出了趋势性行情。
2、2016-2020年的核心資產:以茅指數為代表的核心資產,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多次出現過成交佔比快速抬升、並持續處於歷史較高水平的情況。但在本身的基本面強勁,疊加外資、公募基金為主導的機構增量資金大幅流入驅動下,核心資產始終保持強勢,成交佔比及股價均連續突破前高。
3、2013-2014的“中小創”:在2013-2014年中小創的主线行情中,其成交佔比始終維持在高位,並在每一次波動結束後突破前高,交易擁擠的情況一直持續至2014年底政策全面放鬆、大盤價值股行情全面啟動。
總結來看,短期隨著成交佔比上升至高位,板塊出現震蕩波動的概率的確在提升,但通常不會導致行情系統性終結,影響主要在於結構,在基本面和流動性預期無明顯壓力的情況下,更多會以內部輪動和高低切換的方式消化短期過熱的市場情緒。
中期看,無論是2013-2014年的中小創、2016-2020年的核心資產、2020-2021年的新能源,都是在成交佔比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確認其主線地位。
對於本輪AI行情,DeepSeek的“橫空出世”使得國內AI產業趨勢和基本面邏輯均開始出現積極變化。雖然在快速放量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整固,但隨著各行業AI滲透率的提升、更多垂直應用加速落地,在基本面和政策環境的雙重驅動下,或將支撐AI穿越短期的擁擠交易,中期繼續成為市場的主線聚焦方向。
二、AI產業鏈中還有哪些低位方向值得關注?
隨著成交佔比的上升,AI產業鏈中部分細分方向開始出現短期交易擁擠的信號,不過雖然階段性會有局部“過熱”,但我們依然可以在產業鏈內部找到有相對性價比的方向。AI、TMT板塊本身是一個市值佔比超過20%,涵蓋上游算力硬件、中游軟件服務以及下游應用的龐大產業鏈條。階段性可能出現局部“過熱”,但依然可以找到相對有性價比的方向。因此在本輪AI行情中,我們不僅要判斷大的產業趨勢和主線方向,更有意義的是做好板塊內部的擇時輪動以及細分行業比較。
綜合景氣度、擁擠度及資金流入,AI產業鏈50大細分方向中,當前可重點關注
(一)景氣度
隨著AI產業突破、內需複蘇,今年不少AI細分領域有望迎來景氣改善。根據市場一致預期,今年AI大多數細分方向有望迎來景氣加速或困境反轉,而結合今年以來AI50大細分方向中2025年預期淨利潤上修個股數量佔比來看,光模塊、運營商、光纖光纜、數字媒體、AI智慧型手機、液冷服務器、PCB等方向排名相對居前。
(二)擁擠度
當前AI產業鏈中,部分方向短期交易擁擠度已升至較高水位,而其中也有一些細分方向擁擠度壓力相對較小,如GPU、光纖光纜、HBM存儲、PCB、光模塊、AI晶片、數字媒體、智能安防、無人機等。
(三)資金流向
結合本週主力資金淨流入/自由流通市值看,重點流入的方向主要為智慧醫療、網絡安全、電子政務、工業軟件、HBM存儲等,而從本周環比上週主力資金淨流入/自由流通市值的變化看,光模塊、智慧醫療、PCB、運營商、電子政務、光纖光纜等方向排名居前。
風險提示
經濟數據波動,政策寬鬆低於預期,美聯儲降息不及預期等
本文來源於“堯望後勢”微信公眾號,作者為興證策略張啟堯團隊;FOREXBNB編輯: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