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广发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自AI产业兴起以来,TMT板块的交易活跃度在过去两年中一直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通常,当TMT板块的交易量占比接近40%的阈值时,该板块的超额收益会出现阶段性的回调。然而,在25年春节期间,TMT板块的交易量占比突破了40%,并持续保持在高位,这表明40%的隐性限制在当前周期中似乎不再适用。
广发证券的主要观点包括:
1.当前TMT板块的情绪高点在何处?
在每一轮大型科技产业周期中,TMT板块的交易量占比中枢会有明显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成分股数量和市值占比的增加,以及投资者对基本面预期的改善。目前,TMT板块的交易量占比为【44%】,与历史和美国的数据对比,本轮交易量占比的顶部可能在【45%-50%】之间。
2.在大型科技产业周期中,TMT板块交易量占比达到顶部后,是否还具有指导意义?
短期内仍然有效,当触及情绪高点后,超额收益会出现阶段性的回落,但幅度不大。从中期来看,交易量占比的指导意义减弱,市场走势更多取决于基本面是否出现爆发、预期是否得到改善,订单、产品规模和销量、事件催化、业绩增速等都是需要观察的指标。
3.除了TMT板块外,新能源、白酒等赛道也经历了交易量占比中枢的上移和超额收益的震荡上行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面预期的改善与业绩的释放并不总是同步的,例如13年移动游戏规模的增长和20年新能源车销量的提升,都先于板块业绩的爆发,但这些都增强了投资者对基本面预期改善的信心。
除了基本面预期的改善,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也是交易量占比中枢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4.DeepSeek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两年TMT板块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状况,这也是推动TMT板块交易量占比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与09-10年、13-15年的情况类似,中期的市场观察应关注应用端的数量、产品渗透率和销量订单等指标。
从过去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主要集中在海外(如英伟达)资本开支受益的硬件、算力端,如代表性个股中际旭创,不断创下新高并与TMT板块走势及拥挤度脱敏。目前,随着重要互联网平台的接入和资本开支的增加,应用端基本面预期大幅改善,对算力的需求也在增加,TMT板块的拥挤度可能会持续保持在高位,并伴随着风格的趋势性占优,后续对应用端数量、产品渗透率和销量、订单等指标的跟踪与验证将非常关键。
5.25年春季躁动的核心结论
如何看待25年春季躁动的持续性?从历史来看,风险偏好最高的阶段是春节到两会期间。春节后的30个交易日,整体中小盘风格表现良好。
3月下旬到4月下旬,市场开始交易一季报预期,股票出现分化,风险偏好略有下降。
4月中旬以后,整体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少数板块可能会走出基本面趋势,即所谓的“四月决断”。
科技仍然是主线,后续参与科技行业的策略可以沿着“低位成长分支”和“25年有业绩兑现”两条线索展开。首先,低位成长可以关注军工、文化出海、卫星、医疗设备、AI教育等领域。其次,寻找25年上半年有较大概率出现即期基本面兑现的科技领域,目前看来主要集中在端侧硬件、机器人/智驾、推理侧算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