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中信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到,2月14日,中國信達、東方資產、長城資產三家資產管理公司(AMC)以及證金公司均發布了公告,宣布其控股股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計劃通過無償劃轉的方式,將其持有的股份全部轉至中央匯金。中信證券分析認為,隨著股權劃轉的完成,中央匯金旗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證券公司數量增至8家。在國家持續推動通過併購重組來提升行業資源配置效率、加速構建國際一流投行的背景下,匯金系券商的多牌照效率整合方案值得關注。

此外,中信證券還指出,匯金系券商的股權調整有望激發證券行業的新一輪併購浪潮。值得關注的焦點包括:1)屬於同一實際控制人的證券機構;2)未來市場化併購可能性較高的證券公司。

以下是中信證券的主要觀點:

實施《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推動政府部門監管職能與經營職能的分離。

此次股權劃轉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進一步實施,該方案於2023年3月發布。方案的第十二條要求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根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的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並將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中央匯金作為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對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是財政部股權轉移的理想承接方。

實現AMC業務的集中管理,提高國有資本配置的效率。

劃轉完成後,中央匯金作為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將分別持有中國信達、東方資產與長城資產58.00%、71.55%、73.53%的股份,財政部將不再承擔管理職能,而是重點履行監管職能。中央匯金將直接控股3家全國性AMC,並通過旗下控股的中國銀河金控(持股比例69.07%)間接控股中國銀河資產管理,實現了對全國AMC牌照(除中信金融資產,原“華融資產”外)的統一控制。通過中央匯金對AMC業務的集中市場化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配置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此外,財政部將其持有的證金公司66.7%的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證金公司是證監會設立的從事轉融通業務、提供融資融券配套服務的證券類金融機構,也是國家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股權調整後,國家隊有望在當前保持一致行動的基礎上實現組織層面更好的協同管理。截至2024年3季度末,中國證金、中央匯金、中國證金资管分别持有0.61萬億、3.00萬億、0.08萬億的股票市值。

中央匯金旗下證券牌照充足,多牌照效率整合方案值得關注。

通過接收三家AMC企業以及證金公司的股權,中央匯金旗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證券公司數量增至8家,分別為中國銀河(通過中國銀河金控與證金公司間接持股48.20%)、中金公司(直接持股40.11%,第一大股東)、申万宏源(通過建銀投資與證金公司間接+直接持股共計48.93%)、信達證券(通過中國信達間接持股78.67%)、東興證券(通過東方資產間接持股45.00%)、長城國瑞證券(通過長城資產間接持股67.00%)、中信建投(直接持股30.76%,第二大股東)、光大證券(通過控股的光大集團、證金公司以及參股的光大控股影響48.70%的股份)。在國家持續推動通過併購重組來提升行業資源配置效率、加速構建國際一流投行的背景下,匯金系券商的多牌照效率整合方案值得關注。

風險因素:

股基成交額可能超預期下降,信用業務風險可能暴露,自營業務投資可能虧損,資本市場改革進度可能不及預期,收購進展可能不及預期或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