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2月14日,中國信達、東方資產、長城資產三大AMC公司宣布,財政部計劃無償劃轉其股份至中央匯金。這一變化導致信達證券和東興證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央匯金。同樣,長城國瑞證券雖未公告,但其實際控制人也將轉為中央匯金。中信證券分析,匯金系券商的股權調整可能引發證券行業的新併購浪潮,特別關注:1)同屬一個實控人的證券機構;2)市場化併購可能性較高的證券公司。

具體來說,長城資產在2月14日宣布,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安排,財政部計劃無償劃轉其持有的376.7億股股份(約佔總股份的73.53%)至中央匯金。中國信達和東方資產也發布了相似的公告,财政部的部分股份将划转至中央匯金。

隨著三大AMC股權變更,其控股的券商公司也受到影響,實際控制人由財政部變更為匯金公司。

這次股權劃轉是落實2023年3月發布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行動。該方案第十二條提出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中央匯金作為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代表國家行使對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是財政部股權轉移的理想承接方。

劃轉完成後,中央匯金作為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將分別持有中國信達、東方資產與長城資產58.00%/ 71.55%/ 73.53%的股份,財政部將專注於監管職能。中央匯金將直接控股3家全國性AMC,並通過中國銀河金控(持股比例69.07%)間接控股中國銀河資產管理,實現了對全國AMC牌照的統一控制,除了中信金融資產(原“華融資產”)。通過中央匯金對AMC的業務集中市場化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配置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將得到提升。

此外,財政部將證金公司66.7%的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證金公司是證監會設立的從事轉融通業務、提供融資融券配套服務的證券類金融機構,也是國家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調整後,國家隊有望在當前保持一致行動的基礎上實現組織層面更好的協同管理。截至2024年3季度末,中國證金、中央匯金、中國證金资管分别持有0.61萬億、3.00萬億、0.08萬億的股票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接收三家AMC企業以及證金公司的股權,中央匯金旗下具備重要影響力的證券公司增至8家,包括中國銀河(通過中國銀河金控與證金公司間接持股48.20%)、中金公司(直接持股40.11%,第一大股東)、申万宏源(通過建銀投資與證金公司間接+直接持股共計48.93%)、信達證券(通過中國信達間接持股78.67%)、東興證券(通過東方資產間接持股45.00%)、長城國瑞證券(通過長城資產間接持股67.00%)、中信建投(直接持股30.76%,第二大股東)、光大證券(通過控股的光大集團、證金公司以及參股的光大控股影響48.70%的股份)。

在國家持續鼓勵通過併購重組提升行業資源配置、加速構建國際一流投行的背景下,匯金系券商多牌照效率整合方案值得關注。

西部證券認為,股權劃轉後,匯金旗下現持有7家券商股權,包括中金公司、中國銀河、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信達證券、東興證券、長城國瑞證券,在監管推動證券行業供給側改革、支持頭部券商做大做強的背景下,匯金旗下券商股權存在進一步整合可能,相似股東背景/註冊地的整合或更易推進,建議繼續關注券商併購重組主線。

相關概念股:

中國信達(01359):公司成立於1999年4月,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3年末,主要包括不良資管業務,收入佔58.3%,稅前利潤佔52.7%,資產佔57.3%;金融服務包括銀行業務、證券業務和公募管理業務。

中金公司(03908):新階段行業供給側改革或將提速,公司國際化及專業化能力突出,有望不斷鞏固各項業務優勢,打造國際一流投行。國務院表示將集中力量打造金融業“國家隊”,推進國有大型金融企業做強做優,預計行業供給側改革提速。公司在國際業務、投行業務等方面厚植優勢,有望不斷鞏固服務能力優勢,財富管理業務持續提升資產配置、投顧服務能力,投行業務創新固定收益產品,持續提升併購服務能力,有望實現超預期發展。

中國銀河(06881):近日中國銀河证券披露2024年業績快報,業績超出預期。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354億/yoy+5%;歸母利潤101億/yoy+29%;ROE8.4%/yoy+0.89pct。4Q24單季度歸母淨利潤為31.7億元,同比148.5%,環比+23.1%;4Q24單季度營業收入82.8億元,同比+1.5%。從單季度來看,公司4Q24的營業利潤為年內最高,而營業支出為年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