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降息前景愈發複雜,川普2.0來襲,2025年全球經濟怎麼走?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Seth B Carpenter在11月17日的報告中表示,随着不确定性显著增加,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將適度放緩,未來幾年成長率接近3%。全球通膨將持續放緩但更為分散,主要已開發經濟體的通膨在新冠疫情激增後仍在穩定,預計明年會有進一步但較緩慢的進展。
全球貨幣政策將變得更加複雜。
大摩預計2025年聯準會將繼續降息,直至5月會議,屆時關稅和殘餘季節性因素推動通膨上升,迫使聯準會暫停降息。隨著川普衝擊加劇,到2026年下半年,美國將出現經濟成長下滑,就業成長幾乎停滯,這將為聯準會再次降息鋪平道路。
通膨放緩且分散大摩預計,2025年全球通膨將放緩且分散,主要已開發經濟體的通膨在疫情激增後仍在穩定,預計明年會有進一步但較緩慢的進展。
大摩認為,關稅及限制性移民政策將導緻美國勞動市場收緊,推動核心通膨在2025年中期觸底後,於2025年第四季和2026年一季上升。核心通膨將從2026年上半年的2.7%降至2026年第四季的2.4%,始终高於目标水平。
在歐元區和英國,低於預期的成長將使通膨下降進程保持在正軌上,歐元區核心通膨將在2025年降至2.2%,然後在2026年降至低於目標的1.7%。
在日本,再通膨均衡的轉變仍在持續,但由於日圓升值,其向2%通膨目標的進展受阻,因此預期核心通膨將從2025年的 2.0%降至2026年的1.7%。
貨幣政策大分化大摩認為,為了因應各自經濟狀況,2025年全球貨幣政策將變得更加複雜。貨幣政策的分化表現為歐洲央行的降息幅度超過聯準會,而日本央行則持續升息。
在美國方面,分析師預計聯準會將繼續降息,直至5月會議,屆時關稅和殘餘季節性因素推動通膨上升,迫使聯準會暫停降息。在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上半年,關稅和限制性移民政策對成長的衝擊加劇。到2026年下半年,成長下滑,就業成長幾乎停滯,為聯準會降息鋪路,聯準會將迅速降息以避免經濟衰退。
相比之下,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在2025年全年持續降息,相關利率預計2026年分別穩定在1%和3%。對於歐洲央行而言,通膨低於目標且持續疲軟的成長導致利率低於其對中性水準的目標。
日本央行則將持續升息。分析師預計日本央行將在2025年升息兩次。但受日圓升值和其他因素導致通膨略低於2%目標影響,日本央行將在2026年全年將維持0.75%的利率。
在新興市場方面,政策寬鬆程度在近期受到政策不確定性的市場定價和外匯風險的限制。新興市場央行面臨國內與國外勢力之間的微妙平衡。
從財政角度來看,中國的擴張政策與歐元區更嚴格的財政政策形成對比。美國在2025年至2026年期間財政政策可能發生轉變。隨著關稅的再次升級,貿易模式也可能出現分化。
美国增长风险显著增加摩根士丹利警告,受財政政策動機減弱、仍具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的滯後影響,新關稅和移民限制的實施等多方因素影響,美國2025年增长将显著放缓,2026年增長將遠低於潛在水平。預計2025年增長率為2.1%,2026年放緩至1.6%。
分析師表示,基準成長前景與年中展望相比幾乎沒有變化。強勁消費帶來的動力被仍然具有限制性的貨幣政策和過去財政政策動力減弱所抵消。但隨著關稅假設性的逐步提高和限制性移民政策的實施,全年成長將放緩。
分析師提醒投資人,關稅是對消費品、生產用中間產品和資本貨物的一種稅收。過去的研究表明,關稅對經濟活動的抑製作用會落後2—3個季度,預計關稅和移民政策的全面拖累將在2026年下半年显著拉低增长。財政政策在2025年沒有提供額外的推動力,假設的財政政策是對現有減稅政策的延續,僅有非常小的額外變化,在預測期內對成長的影響極小。
歐洲成長放緩大摩認為,歐元區經濟成長緩慢,部分原因是貨幣政策緊縮以及通膨衝擊後實質工資恢復極為緩慢。展望未來,通膨應會持續下降,減輕實際收入的拖累,但美國關稅將影響通膨進一步下降。
另外,由於歐洲的就業水準高於與經濟成長相符的水平,新招聘可能相對放緩,從而抑制消費成長。地區方面,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以及其他國家),財政整頓將是額外的拖累因素,抵消任何潛在的成長動力。總體結果是,2025年總金額2026年歐洲的成長率大致為1%。
日本名義GDP溫和成長大摩認為,在擺脫通貨緊縮後,儘管面臨政治局勢不明朗、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及日本央行升息等因素,日本名義GDP正藉助持續工資成長步入溫和成長軌道。
隨著通膨預期上升、勞動市場變化,薪資通膨趨勢接近3%,預計2025年春鬥基本薪資漲幅超 3%,核心通膨率(不包括能源和新鮮食品)從2025年下半年起穩定在略低於年同比2%水平。但長期通膨預期完全錨定在2%附近還需時間。
在央行方面,預計日本央行將在 2025 年把利率上調至 0.75%,隨後本輪升息週期將暫時結束。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