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內容

《資本與利息》是奧地利經濟學家歐根·馮·龐巴維克的代表作,首次出版於1884年。該書分為兩卷:第一卷《資本利息理論的歷史和批判》和第二卷《資本實證論》。龐巴維克在書中系統地批判了從古希臘時期到19世紀的各種利息理論,包括生產力學說、效用力學說、忍欲學說、勞動學說和剝削學說等

龐巴維克的核心理論是“時差利息論”,即利息的產生與時間有關,而非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他認為,人們普遍偏好現時的財貨而非未來的財貨,這種時間偏好導致了利息的存在。此外,他還提出了“迂迴生產”理論,認為資本的生產過程是迂迴的,利息來源於生產過程中的時間差

《資本與利息》圖書封面

圖書作者

歐根·馮·龐巴維克(Eugen von Böhm-Bawerk,1851—1914)是奧地利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邊際學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張邊際效用價值論,反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龐巴維克的理論對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經濟理論產生了深遠影響

歐根·馮·龐巴維克

圖書目錄

《資本與利息》的目錄如下
  • 緒言:利息問題
  • 第一編:利息問題的發展
    • 古代與中世紀對於利息的反對
    • 從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對於利息的擁護
    • 杜閣的結實學說
    • 亞當·斯密與這個問題的發展
    • 無彩色的學說
  • 第二編:生產力學說
    • 資本的生產力
    • 簡單生產力學說
    • 間接生產力學說
  • 第三編:效用學說
    • 資本的效用
    • 歷史的敘述
    • 批評的計劃
    • 薩伊、赫曼學派的資本效用論
    • 財貨效用的真實概念
    • 薩伊、赫曼派概念的批評
    • 獨立的效用:一個不能證明的假定
    • 獨立的效用:它的不可靠的結論
    • 獨立的效用:起源於法律的假定
    • 門格爾的效用概念
    • 效用學說的不充分
  • 第四編:忍欲學說
    • 西尼爾學說的敘述
    • 西尼爾的批評
    • 巴斯夏的忍欲學說
  • 第五編:勞動學說
    • 英國學派
    • 法國學派
    • 德國學派
  • 第六編:剝削學說
    • 剝削學說歷史的發展
    • 羅伯搭斯的剝削學說
    • 馬克思的剝削學說
  • 第七章:少數學說
    • 折中派
    • 後期的結實學說
  • 結論

圖書評價

《資本與利息》被譽為“科學發展史上最有創造性的著作”。龐巴維克的理論對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提出了深刻的批判,尤其是他對利息來源的解釋,為經濟學理論的發展開闢了新領域
然而,也有學者認為龐巴維克的理論存在局限性。例如,他以邊際效用論代替勞動價值論,可能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此外,龐巴維克的理論在邏輯上雖有其獨特之處,但對一些傳統學說的批判被認為不夠充分
總體而言,《資本與利息》是一部極具影響力和爭議性的經濟學經典著作,適合對經濟理論感興趣的專業讀者

   所有分享的資源均來源於網絡公開資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數據,僅做匯總整理,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若此處無下載鏈接,說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