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長期熊市是否即將到來?
在23日,德意志銀行的Tim Baker團隊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提到,自今年年初起,全球經歷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動,包括美國貿易政策的轉變、德國財政政策的調整以及對美國地緣政治領導地位的重新評估。這些變化正在對自二戰以來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礎構成挑戰,並共同爲美元進入下行週期創造了條件。
德意志銀行認爲,導致這一趨勢的核心因素包括全球對美國雙赤字融資意願的下降、美國資產持有量的峯值以及多國傾向於通過國內財政政策促進增長。
報告預測,到2025年底,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將達到1.15,2026年將升至1.20,並在未來逐步逼近1.30。美元將結束“高利率”時代,這將對全球經濟和資本流動產生深遠的影響。
德意志銀行認爲,美元的牛市已經結束,預示着一個較長的熊市的開始。
自2025年初以來,美元指數的表現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變,從長期的強勢逐漸轉向調整。這種轉變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核心因素上:
德意志銀行指出,美國激進的關稅政策是美元面臨的主要負面催化劑。與2018-19年的貿易政策不同,當前的貿易政策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並且正在損害而非促進美國經濟增長。
作爲對美國政策的回應,其他國家正在積極採取財政寬鬆政策以刺激國內需求。特別是長期依賴出口驅動增長的歐元區,可能會增加財政支持力度。德意志銀行表示,德國的財政刺激就是一個例子,預計將使德國的赤字超過GDP的3%,並推動經濟增長達到2%。
德意志銀行預計,未來幾年美元將持續走弱,對於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報告預測到2028年底將達到1.30。並提供了以下G10貨幣的預測數據:
報告提出了幾種可能的情景,並指出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相對財政政策以及正在進行的貿易政策是美元週期的關鍵驅動因素。
報告強調,市場可能出現非線性反應和制度性突破的風險,特別是美聯儲的獨立性可能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