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主要矛盾,保持多頭思維
近期市場再次出現波動,一方面是川普2.0交易持續演繹,美元美債大幅攀升,拖累全球風險資產表現,並對國內形成擾動。川普當選帶來的再通膨預期,疊加本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表態不急於降息,近期美元指數快速攀升,從11月5日的103.4,至11月15日已升至106.7,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高。同時,十年期美債利率也升至4.4%以上。受此影響,市場風險偏好出現回落,全球風險資產普跌。
另一方面,也是市場在經歷前期的大幅上漲後,隨著海內外一系列重要事件落地,短期存在一定的預期兌現的壓力。我們看到,11月初市場博弈政策寬鬆之下,上證綜指從3272點快速上漲並一度突破3500點。大漲之後,階段性的震盪波動在所難免。我們在10月20日的報告《重申反轉邏輯,保持多頭思維》中也已提示過,本輪上漲或將由多個階段性的“快漲、大波動”的震盪市構成,底部逐步抬升、拾級而上。
而往後看,一則川普交易對全球大類資產的衝擊將逐漸被消化,更重要的,則是內部正向因素增多才是當前國內市場的主要矛盾。9月底以來,我們反覆強調,在“抓到重點、主動作為” 的政策新導向下,市場邏輯已經反轉,持續的政策組合拳將帶來股市環境和中國經濟的良性循環。目前這一邏輯仍在不斷驗證。
首先,隨著逆週期政策不斷落地生效,10月宏觀數據指向經濟在鞏固9月復甦成效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多個亮點。中國股市、中國經濟正逐步進入良性循環。1)消費方面,政策刺激疊加“雙11”促銷活動,10月商品消費攀升,帶動社零增速快速上行;2)投資方面,10月設備更新需求回升,基建製造業維持快速成長,工業結構持續優化;3)地產方面,10月地產銷售和房價延續改善趨勢,地產銷售面積年比已回升接近零值水平,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較上月近13個月以來首次轉漲;4)金融數據方面,10月M1、M2增速明顯回升,“寬信用”訊號初顯。其中,居民中長貸邊際改善,新增財政存款弱於季節性指向財政支出加快。5)市場預期方面,企業端10月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非製造業活動預期指數進入較高景氣區間,居民端就業市場延續改善趨勢,同時消費者信心指數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為連續六個月回落之後的首次回升。
同時,各類穩健成長政策措施仍在密集加碼,不斷驗證這次的政策變化是一場持續的春風。
11月1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於運用地方政府專款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閒置土地的通知》,要求各地積極做好地塊篩選和專案儲備,推動專款債券資金加速落地。這項政策打響了財政支持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第一槍。
11月12日,《國務院關於修改的決定》公佈,法定假日自2025年起增加兩天,有助於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
11月13日,《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關於降低土地增值稅預徵率下限的公告》相繼發布,透過加大房屋交易環節契稅優惠力度、降低土地增值稅預徵率下限等措施,從而降低購屋者和房地產企業的稅負,有效活躍住房交易。
11月1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明確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範圍由最初的35個超大特大城市進一步擴大到近300個地級以上城市。
因此,在反轉邏輯的大框架下,我們更要關注的是這輪行情走多長。面對階段性的震盪波動,仍建議保持多頭思維、積極因應。圍繞著反轉邏輯,資本市場和資產負債表以及中國經濟要形成良性的正面循環,需要更長久的行情,而不是短期暴利。但是中國經濟的改善不是一蹴可幾的,所以,階段性快漲之後的顛簸、分化,其實是等一等股市和經濟的良性互動。行情震盪向上,才能走得更遠。
二、積極佈局跨年,聚焦能夠穿越顛簸的兩大主線
2.1、歲末年初做多賠率,關注以“新半軍”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方向
從歷史經驗來看,歲末年初是市場傳統做多窗口。其中,流動性寬鬆和風險偏好抬升是主要驅動。回顧過去16年的市場,有10年的行情都在第四季啟動。月均漲跌幅上,8月、9月市場主要寬基指數均錄得負收益。而10月開始,市場表現逐漸迎來反轉,指數勝率明顯提升。其中,流動性寬鬆,年底重要會議窗口接近博弈穩定成長預期、以及上市公司業績空窗期帶來的風險偏好抬升,是歲末年初市場躁動的重要驅動。
對於今年,隨著三季報落地後市場再次進入業績空窗期,疊加9月底以來各項政策組合拳密集加碼,後續12月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望進一步對未來經濟工作給予更清晰的規劃和指引,跨年行情值得期待。
結構上,在潛在增量政策進一步落地和基本面實質改善前,重點關注受益於流動性寬鬆和歲末年初預期交易的賠率品種。其中,以“新半軍”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方向,一方面作為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托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另一方面明年業績也較大機率將困境反轉,可望成為市場聚焦的主線方向。
2.2、潛在的併購重組方向:政策盤活“沉睡”資產、提振股市、實現高品質化債及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在IPO繼續收緊的背景下,併購重組作為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途徑,相關政策不斷完善、最佳化。從年初證監會召開支持併購重組的座談會、發布多項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透過併購重組提升投資價值,到4月國務院發布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進一步鼓勵併購重組,6月證監會發布的“科創板八條”,再到9月24日以來“併購十六條”、《重組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且強調併購重組作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途徑,均可看出國家高度重視併購重組對於高品質發展、資源分配與產業整合的重要作用。
而隨著政策持續優化,今年國內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進度也明顯加速,尤其是下半年以來持續提速。結構上主要集中在機械、醫藥、電子、化工、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方向以及產業整合加速的方向。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首次揭露併購重組1189單,交易金額超5700億元,下半年以來併購整合進度持續加速,目前交易金額已與上半年相當。行業上看, 競買方主要集中在機械、醫藥、電子、化工、新能源等產業整合加速的產業,同時交易金額較大的行業有軍工、交貨、非銀等。
另一方面,隨著併購重組向專業化、高品質化發展,併購重組市場呈現以下兩點趨勢:1)國央企重組整合加速:國央企作為競買方的交易金額佔比由2016年的47.2%提升至今年(截至11月15日)的70.7%;2)雙創、北交所併購數量佔比持續提升:雙創和北交所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参与并购事件的数量占比由2010年的6.4%提升至目前的39.3%。
因此,後續來看,新質生產力和產業整合可望成為併購重組的兩大核心線索。在當前“強監管防風險促進高品質發展”主線下,科技創新和產業調整將成為併購重組的重要目標,關注包括國防軍工、TMT、生醫藥、新手能源車、先進製造業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方向,以及央國主導的券商、鋼鐵、有色、公用事業等潛在產業整合方向。
風險提示
經濟數據波動,政策寬鬆低於預期,聯準會降息不如預期等。
本文轉載自XYSTRATEGY,FOREXBNB編輯:陳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