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頭思維迎接跨年
11月中旬的一波調整以來,市場一度陷入迷茫。但我們始終強調“以我為主”“保持多頭思維”,近期的修復中已逐步驗證。往後看,我們仍建議以多頭思維迎接跨年。
首先,川普交易階段性緩和,疊加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之下,來自外在因素的影響已減弱。前期市場對美國計入過多再通膨和放緩降息的預期。而近期隨著各項數據發布,市場的悲觀預期開始修正:先前公佈的美國第三季核心PCE超預期下修至2.1%,且10月核心PCE也符合市場預期。而近期公佈的11月失業率意外升至4.2%,進一步帶動聯準會降息升溫。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12月降息25bp的機率已提升至86%。
同時,國內12月重要會議窗口將近,有望提振風險偏好修復、凝聚市場共識。
一方面,參考歷史經驗,年底中央經濟會議前後市場大多有所表現。尤其是若會議召開前政策已出現明確的反轉訊號,则稳增长预期升温对行情的驱动效果更加显著。本輪來看,隨著9月24日以來政策思路明確反轉,穩健成長預期驅動的修復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11月中旬以來市場輪動速度明顯加快,我們編製的產業輪動強度指數也逼近年內高點,顯示市場再度進入到缺乏共識和主線方向的階段。而往後看,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來年經濟和產業發展做出更明確的部署和定調,市場共識可望凝聚,主線方向也有望浮現。
並且,近期我們已經看到,官媒連續發文為重要會議預熱,定調較為積極,持續呵護市場信心。新華社自12月3日以來連續發表“當前中國經濟問答”系列專題,聚焦經濟成長、內需提振、企業經營壓力、地方化債、貨幣政策發力穩定成長等相關議題,明確提到“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國長期以來對於赤字率的安排較為謹慎”、“我國政府槓桿率明顯低於主要經濟體及新興市場國家,中央財政還有比較大的舉債空間與赤字提升空間”、“未來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這些表述不僅預示了未來政策將進一步發力,也體現了對市場信心的呵護。
因此,再次強調內部正向因素增多才是目前國內市場的主要矛盾。隨著後續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強化股市環境與中國經濟的良性循環、凝聚市場共識,仍建議以多頭思維迎接跨年。
二、從賠率和勝率兩個角度佈局跨年
1、做多賠率:聚焦新質生產力以及併購重組。
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领域是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重點關注AI、半導體、信創、機器人、低空經濟等。
併購重組:作為高品質化債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本轮围绕地方政府主导的三大併購重組线索布局有望提高胜率,重點在於優質地區本地資源整合、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供給側出清三大線索。
2、做多勝率:重點關注內需以及供給格局優化的先進製造業。
內需:明年外需受潛在新增關稅擾動,经济增长更需內需接力。而扩內需作为本轮政策组合拳发力重点,也將是明年穩定成長的重要抓手,重點在於消費板塊中的教育、餐飲、醫療、免稅等服務類消費,以及傳統消費領域如食品飲料、家電等行業龍頭、核心資產(關注分紅、增持、回購註銷行為);另外,順週期中關注可望受益於化債政策的建築與地產鏈龍頭。
供給格局優化的先進製造業:寻找过去几年产能扩张已显著放缓、出清相對充分、明年產能利用率大概率迎來修復拐點的產業,同時配合合併重組,產業競爭格局可望加速優化,重點關注新能源、軍工等先進製造業龍頭。
2.1、做多賠率:專注於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領域是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托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
尤其是,美國大選帶來對華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再度提升,且與國內新質生產力發展耦合,財政預算可望進一步向“安全”主線傾斜。一方面,國內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產業鏈供應鏈升級、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恰好與國內卡脖子技術的關鍵領域不謀而合,自主可控既是大國博弈背景下的戰略手段,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明年財政加力訊號明確,後續可望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案支持科技創新、產業鏈安全等戰略重要性較高的方向,助力高品質自主可控。
重點關注AI、半導體、信創、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方向。
2.2、做多賠率:重視併購重組主題,佈局三大核心線索
圍繞地方政府主導的併購重組佈局,可望成為本輪併購重組投資機會中高勝率的主線。隨著資本市場引導資源配置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更多地方政府開始探索類似“合肥模式”的發展路徑,透過資本運作帶動高品質化債、高品質發展。而隨著目前併購重組成為資本市場中資源配置的主要途徑,本輪地方政府可望成為併購重組市場上重要的主導方。
目前,地方政府透過併購重組參與經濟發展的兩種模式正在愈發清晰:1)類似“合肥模式”,地方政府透過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並以此為平台整合產業鏈優質資產,從而引進優質專案落地、延伸並完善自有產業鏈,對於盤活資產負債表、推動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2)地方政府主導旗下企業進行整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進一步增強地方企業獲利能力、做大做強產業群聚和擴大地方財政收入提供重要支撐。
圍繞上述兩種模式,地方政府主導的三大併購重組線索值得關注:
線索一:自身擁有豐富優質資產、優勢產業的地方政府,透過併購重組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的案例。關注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優勢產業鏈的本地龍頭,後續透過吸收各類優質資產、引領本地產業做大做強的機率較大。
線索二:地方國資透過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從而引進優質專案落地、延伸並改善自有產業鏈的案例。今年以來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電子、機械等符合地方政府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目標的產業,以及化工、有色等部分地區傳統優勢產業。這些上市公司被地方國資收購後,一方面,部分經營困難的公司透過接受地方政府的紓困行為,後續具備困境反轉的預期;另一方面,部分在某一產業展現出成長性和競爭力的上市公司,被收購後可望成為地方打造強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後續具備強者恆強的潛力。
線索三:政策推動的傳統產業資源整合,透過併購重組實現供給面出清的案例。參考16-17年供給側改革的經驗,透過鼓勵重點供給過剩產業進行併購重組,從而提升產業集中度,是化解產能過剩的強力舉措,可望成為政府推動產業整合重點關注的領域。關注近年來獲利承壓,但競爭格局分散或產能仍過剩的產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環保、化工、券商、鋼鐵、塑膠等)、先進製造業(新能源、軍工、醫療醫藥等)。
2.3、做多高勝率,關注內需、先進製造業兩大反轉方向
反轉方向之一:內需。明年外需受潛在新增關稅擾動,经济增长更需內需接力。而扩內需作为本轮政策组合拳发力重点,也將是明年穩定成長的重要抓手,重點在於消費板塊中的教育、餐飲、醫療、免稅等服務類消費,以及傳統消費領域的產業龍頭(關注分紅、增持、回購註銷行為);另外,順週期中關注可望受益於化債政策的建築與地產鏈龍頭。
反轉方向之二:供給格局優化的先進製造業。寻找过去几年产能扩张已显著放缓、出清相對充分、明年產能利用率大概率迎來修復拐點的產業,同時配合合併重組,產業競爭格局可望加速優化,重點關注新能源、軍工等先進製造業龍頭。
風險提示
經濟數據波動,政策寬鬆低於預期,聯準會降息不如預期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堯望後勢”,FOREXBNB編輯:陳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