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國電競第一股”星競威武(NIPG.US)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其股價僅“堅挺”了6筆交易日,此後便處於破發狀態,最低跌至5.4美元,較9美元的發行價跌40%。後續股價雖回升,但截至12月19日,報價7.08美元/ADS,較发行价仍跌近20%。
圖:星競威武上市以來股價走勢(來源於富途證券)
星競威武如此疲軟的股價走勢並不讓人意外,畢竟全球各地的多家電競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都較為慘烈。例如全球首個電競概念股Astralis上市不到4年便退市,另有曾經的明星電競公司北美Faze Clan上市不到兩年股價超跌九成後於今年3月退市,其餘已上市的電競企業整體也表現低迷。
為打破資本市場對電競企業的傳統印象,星競威武在IPO前講述了新的故事,其將從電競企業轉型為綜合遊戲公司,以謀求在資本市場中的高估值。
但從星競威武目前的股價表現來看,市場似乎不認同其所述說的故事。問題隨之而來,星競威武能否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以避免重蹈Astralis、Faze Clan的覆轍?
從星競威武上市後發布的首份半年度財報,或許可找到答案。
大幅減虧背後的“貓膩”
財報顯示,星競威武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為3934.4萬美元,年成長2%,期內淨虧損為466.56萬美元,較2023年同期虧損1127.13萬美元缩窄约58.6%。
乍一看,這是一份收入成長、淨虧損大幅縮小、預示公司基本面改善的財報,但詳細拆分,便能發現其中的“貓膩”。
報告期間內,星競威武之所以能實現總收入的成長,得益於活動製作業務的爆發。數據顯示,在整合內外部資源舉辦更多活動後,星競威武活動製作業務的收入從181.8萬美元大增376.5%至866.2萬美元,佔總收入的比例從4.7%提升至22%。
但活動製作業務的爆發也有明顯瑕疵,即星競威武透過舉辦平均利潤率較低的電競賽事來實現業務規模的擴張。報告期間內,星競威武活動製作業務的毛利率為10.5%,較2023年同期的14.7%下降超4個百分點。
同時,報告期間內,其電競戰隊運營、藝人管理服務兩項業務的營收均下滑。其中,電競戰隊營運業務由於IP授權收入從PC和主機遊戲轉變為手機遊戲,導致收入年減10.8%至878.1萬美元。這從側面說明,星競威武的電競戰隊或開始將重點放在手機遊戲領域。
而藝人管理服務業務由於平台從低效率到高品質發展,從而導致該業務收入下滑18.6%至2190.1萬美元。這說明星競威武對藝人管理服務不再追求發展速度,而是更重視發展質量。
星競威武在財報中表示,公司期間總收入受到匯兌損失的影響,總收入因匯兌損失了約4%。不可否認,多元化發展確實讓星競威武營收更為穩健,在電競戰隊運營、藝人管理服務兩大業務進入調整時,其通過“以價換量”的方式帶動活動製作業務的發展,收入端騰挪的空間變大。
但變現模式的多角化並未導致利潤端出現明顯改善。財報顯示,星競威武報告期間淨虧損大幅縮小58.6%,主要得益於總營業費用的減少。報告期間內,星競威武的總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下降48.8%,其中銷售和行銷費用下降26.7%,一般及行政開支費用下降56.6%。而一般及行政開支的下降主要是因為基於股份的薪酬費用在2023年上半年已全歸屬。若剔除此影響,報告期間內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与2023年同期相差不大。
這意味著,星競威武報告期間的實際減虧幅度遠小於58.6%,若剔除基於股份的薪酬費用此因素影響,實際的減虧幅度約在7%左右,而且,這主要是透過縮減銷售及行銷費用來釋放利潤,可能並不具備持續性,因為持續縮減銷售及行銷費用會影響收入端的擴張。
最大業務持續毛虧成“包袱”
事實上,星競威武現實面臨的挑戰比財報中數字所展現出的更為嚴峻,而當前影響其獲利的關鍵乃在於藝人管理服務。公開資訊顯示,星競威武於2021年開展藝人管理服務,至2023年時,藝人管理服務已成為公司的第一大業務,收入佔比62.9%。也正因如此,市場中有聲音稱星競威武“掛羊頭賣狗肉”,其號稱“中國電競第一股”,但核心業務是MCN。
星競威武之所以開拓藝人管理服務,也是無奈之舉。Astralis、Faze Clan等“先輩”們已向資本市場證明,商業模式有天然弊端的電競俱樂部並不是一門好生意。由於電競俱樂部需要支出高額的比賽席位費、電競選手轉會費或租賃費等剛性費用,再加上戰隊變現嚴重依賴比賽成績以及電競選手變現週期較短等缺點,已上市的大部分電競俱樂部未實現可持續的收入成長且難以走出虧損困境,導致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水準持續低迷。星競威武若不想步Astralis、Faze Clan的“後塵”,便只能多元化發展。
2021年進入藝人管理服務領域時,正值短視頻平台爆發之際,星競威武乘勢快速崛起,迅速將藝人管理服務做至公司第一大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司作為電競企業收入單一的問題,但時至今日方發現,藝人管理服務也是個沉重包袱。
短片的爆發雖然讓藝人管理服務迎來發展機遇,但大量機構和資本也同時湧入該產業,藍海市場迅速紅海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星競威武的藝人管理服務自2022年以來均處於毛利虧損的狀態,嚴重拖累了其淨利潤的釋放。
進入2024年上半年,星競威武開始調整藝人管理服務的發展節奏,欲從高速成長轉向高品質發展轉變,從而提升該業務的獲利水平,但這顯然有難度,報告期間該業務收入下跌18.6%。更讓人意外的是,該業務的毛利率從2023年同期的-1.8%擴大至-5.9%,毛虧損率抬高4個百分點。星競威武表示,這是由於所得下降後規模經濟減弱導致毛虧損率加大。
在競爭劇烈的市場環境,如何平衡好公司收入佔比最大的藝人管理服務的發展規模與獲利水準之間的關係?這顯然是個棘手的問題。2024年10月,星競威武收購了青少年文化主題短片內容領導者Young Will,該公司在中國主要社群媒體平台擁有超過1.15億粉絲,星競威武寄望於透過此收購案加強其在藝人管理領域的地位。
這項收購能否協助星競威武的藝人管理服務走出毛虧的困境?市場仍有待觀察。
多元化能否成為“靈丹妙藥”?
報告期間內,星競威武進一步推動多元化發展。其於2024年8月與如家酒店集團進行策略合作,推出電競主題飯店服務。9月,星競威武進軍遊戲發行市場,欲打造全面整合的數位娛樂生態系統。另外,星競威武與阿布達比投資局(“ADIO”)促成了條款清單的簽署,標誌著公司正式進軍中東地區。
顯然,星競威武在電競“先輩”們從未走過的路上越跑越快,大有“自成一派”之趨勢,但多元化能否成為“靈丹妙藥”?歷史告訴我們,往往並非如此。太多的上市企業因為多元化反而加速了自身消亡的進程,多元化越快,資金消耗也越迅速,若無法實現扭虧為盈,整個企業可能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危機,甚至面臨破產的風險。
事實上,上市之前,星競威武現金流便處於緊張狀態。由於持續虧損導致造血功能缺乏,公司董事長兼聯席CEO何猷君及股東孫力偉合計向公司墊資720萬美元(在IPO前已償還)。2023年年底,星競威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足760萬美元,扣除相關債務後,按照過往現金消耗速度或撐不過一年。這也是星競威武不到3個月便已完成上市的關鍵因素之一。
完成上市後,星競威武通過IPO募集資金超2000萬美元,這讓星競威武有了更長的“喘息”時間,可在新的道路上繼續摸索扭虧為盈的方法,進而爭取打一場“翻身仗”。但從公司上市後的首份半年報來看,“翻身仗”道阻且長。
Astralis在資本市場待了不到4年、Faze Clan在資本市場待了不到2年,留給星競威武的時間不算充裕。作為何鴻燊之子,何猷君向來處於聚光燈之下,備受市場關注,這次他能否帶領星競威武翻盤?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