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晶硅產業一季度產量大幅下降,二季度市場供需預期平衡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的數據,2025年一季度國內多晶硅產量約爲29.45萬噸,同比大幅減少44.7%。一季度國內多晶硅市場呈現“三低一高”的運行狀態,即市場價格和供需保持低位,但庫存維持高位。
在供需方面,一季度國內多晶硅企業平均開工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40%以下,產量同比大幅減少。進口量預期爲0.85萬噸,佔比不足3%。單晶硅產量爲144.23Gw,同比減少26.1%,硅料需求爲29.87萬噸,預期多晶硅出口0.6萬噸,同比增長65.8%,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終端光伏領域,國內裝機39.47GW,同比增長7.49%,組件出口36.6GW,同比下降1.0%,部分國家如葡萄牙、巴基斯坦組件出口量同比显著增长;電池片累計出口11.1GW,同比下降8.4%。庫存方面,截至3月底,國內多晶硅行業庫存總量仍在39.18萬噸左右,本季度多晶硅環節處於小幅去庫狀態。
在價格方面,一季度國內N型復投料價格穩定在4.16萬元/噸左右,同比下跌41.49%,價格一路下跌,基本跌破所有在產企業的現金成本,全行業虧現金流已經超過三個季度。
二季度市場展望
展望2025年二季度,我國多晶硅市場供需仍維持平衡狀態。供應量可能受到新增產能投放及二季度末豐水期的影響,但考慮到目前價格低迷,多數企業將優先考慮採取產能置換的方式進行平衡,預期二季度國內供應量30-32萬噸,增幅不超過10%。硅片產量有望達到150GW,對於硅料需求31.5萬噸。雖然庫存依舊保持高位,但期貨蓄水池作用逐步顯現,也將緩解產業內的庫存壓力。
價格方面,預期二季度國內多晶硅價格保持平衡,雖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更多的是受到市場“430”、“531”搶裝之後,終端需求悲觀預期的影響。業內對於企業低價集中拋貨、豐水期集中復產的恐慌預期,但經覈實,“低價拋售”的消息爲毫無依據地推測,企業並未有任何實質性動作。
中美關稅戰對市場的影響
爲了應對美國關稅壁壘,中國晶硅光伏企業將積極探索第三國路徑,加速海外佈局,並通過技術迭代鞏固競爭力。如果以歐洲的20%對等關稅作爲基準,10%的關稅且具備光伏製造能力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東和北非地區,預期未來北非中東地區將會取代東南亞成爲新一輪的出口美國區域。
指標 | 2025年一季度 | 同比變化 |
---|---|---|
國內多晶硅產量 | 29.45萬噸 | -44.7% |
單晶硅產量 | 144.23Gw | -26.1% |
國內裝機 | 39.47GW | +7.49% |
組件出口 | 36.6GW | -1.0% |
電池片出口 | 11.1GW | -8.4% |
國內多晶硅庫存 | 39.18萬噸 | - |
國內N型復投料價格 | 4.16萬元/噸 | -4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