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報告:全球貿易前景因美國關稅政策急劇惡化

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其最新發布的《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中指出,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影響,全球貿易前景急劇惡化。報告強調,關稅激增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加劇導致全球貿易前景大幅下滑。

根據現行關稅措施,並考慮到美國目前對“對等關稅”實施的90天暫緩,WTO預計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萎縮0.2%,2026年或將出現溫和復甦,增長約2.5%。其中,北美地区的贸易形势預計将最为严峻,2025年出口可能大跌12.6%。

WTO警告稱,全球貿易面臨“嚴重的下行風險”,如果美國正式實施目前暫緩的對等關稅政策,並且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外溢,全球商品貿易量可能在2025年下降多達1.5%。這對出口導向型和最不發達國家將造成尤爲沉重的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球貿易表現強勁,全球商品貿易增長2.9%,商業服務貿易增長達6.8%。

WTO表示,相比此前建立在“低關稅”基準情境下的預期,如今0.2%的下降意味着全球貿易前景下調近3個百分點,這也標誌着年初時的樂觀預期遭遇重大逆轉。“目前的預測面臨的風險包括美國可能恢復對等關稅,以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從美國延伸至全球的可能性。”

該機構表示,如果對等關稅全面實施,將進一步拖累全球商品貿易增長0.6個百分點;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若全面擴散,將再拖累0.8個百分點,兩項因素疊加,可能導致2025年全球貿易總量下降1.5%。

4月初,特朗普宣佈對全球180多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引發各方震驚,其中美國對中國商品的整體徵稅總額高達145%。中國隨即以最高125%的報復性關稅回擊。

新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劇烈震盪,迫使特朗普政府暫時讓步,上週宣佈將對大部分貿易伙伴的新關稅暫時下調至10%,爲期90天,以騰出時間進行貿易談判。

WTO在報告中指出,近期的貿易政策變化對各地區的影響差異明顯。

地區 2025年對全球商品貿易增長影響
北美 -1.7個百分點
亞洲 0.6個百分點
歐洲 正向貢獻,但力度不及基準情景

該機構特別指出,中美貿易的中斷將引發“顯著的貿易轉移”,引起第三市場對中國競爭力增強的擔憂。預計中國對除北美以外地區的商品出口將增長4%至9%,因爲中國出口將被重新導向其他地區。與此同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服裝、電氣設備等產品將出現大幅下降,這將爲其他出口國提供新機會。

WTO指出,這一趨勢可能爲部分最不發達國家打開進入美國市場的大門,幫助它們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更大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