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政策或影響美國3月CPI,通脹預期放緩

根據FOREXBNB的報道,特朗普總統的大規模加徵關稅可能會打破近期物價漲幅趨緩的態勢,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可能成爲投資者最後一次看到通脹緩和的情況。3月CPI報告將於美東時間週四上午8點30分發布。

儘管特朗普暫停了對等關稅,但上週末對大多數國家生效的10%基準關稅仍然存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仍面臨與芬太尼(fentanyl)相關的另一套關稅,而針對鋼鐵、鋁和汽車的特定行業關稅則保持不變。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莎拉·豪斯在報告預覽中表示:“3月的CPI數據可能會顯得有些滯後。但它應該能讓我們瞭解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是如何開始影響物價的。”

物價漲幅預計在今年第三個月有所緩和。不過,在2月報告顯示總體CPI和核心CPI物價漲幅自7月以來首次出現減速後,3月的月度核心物價預計仍將保持堅挺。

指標 2月 3月預期
總體年度通脹率 2.8% 2.5%
月度物價漲幅 0.2% 0.1%
核心CPI年度漲幅 3.1% 3.0%
月度核心物價漲幅 0.2% 0.3%

由於住房以及保險、醫療等服務成本居高不下,美國核心通脹率一直頑固地維持在高位。不過,2月住房價格進一步顯示出緩和跡象,年度漲幅爲4.2%,這是自2021年12月以來最小的12個月漲幅。

儘管如此,考慮到貿易形勢的變化,富國銀行的豪斯表示,由於關稅導致物價上漲加快,3月看來將成爲今年核心通脹的低點。再加上人們對美國自釀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這使得美聯儲在利率問題上仍處於“觀望”模式。

這位經濟學家指出:“雖然這些關稅的持續時間、傳導效應和第二輪價格影響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趨勢很明顯。”她還提到,當前的貿易政策“給控制通脹帶來了新的挑戰”。

她補充說:“一年多來,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最後階段一直困難重重,這凸顯了在不大幅削弱需求的情況下完全消除通脹的難度。”

在這一點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週發表講話時明確表示,美聯儲並不急於調整利率立場:“現在判斷貨幣政策的適當路徑還爲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