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動用金融手段施壓貿易伙伴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實施新一輪關稅後,市場普遍預期他可能會進一步使用金融手段來施壓貿易伙伴。作爲全球金融中樞和美元的發行國,美國擁有多種金融槓桿,包括信用卡清算和美元供應等,這些都有可能成爲特朗普的脅迫工具。

儘管使用這些非常規手段可能會給美國自身帶來高昂代價,甚至可能適得其反,但專家警告稱不應排除這種極端情形。特別是在美國接近充分就業導致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如果關稅政策未能有效縮減全球貿易逆差,金融戰的風險將顯著上升。

海湖莊園協議

美國政府可能通過美元貶值來重整貿易格局,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方法是爭取外國央行的配合,共同對本國貨幣進行重新估值。根據特朗普挑選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的論文,這可能會作爲海湖莊園協議的一部分發生,該協議借鑑了1985年限制美元升值的《廣場協議》。

論文指出,美國將利用關稅威脅和美國安全支持的誘惑來說服外國讓其貨幣對美元升值,同時還有其他一些讓步條件。但經濟學家們懷疑這樣的協議在歐洲或中國是否能獲得支持,因爲現在的經濟和政治形勢與40年前大不相同。

美元支持手段

如果無法達成協議,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傾向於採取更激進的策略,比如利用美元作爲全球貿易、儲蓄和投資貨幣的地位。監管機構和央行行長表示,當局可能威脅切斷美聯儲與外國央行的貨幣互換機制,這個在危機時期爲全球提供美元流動性的生命線。

切斷這一資金來源將擾亂美國以外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美元信貸市場,對英國、歐元區和日本的銀行打擊尤其嚴重。

支付系統暗牌

美國還有另一張王牌——其支付巨頭,包括信用卡公司Visa和萬事達。這兩家美國公司處理了20國歐元區三分之二的信用卡支付業務。如果Visa和萬事達迫于压力停止服务,那麼歐洲人將不得不使用現金或繁瑣的銀行轉賬來購物。

歐洲央行表示,這使歐洲面臨“經濟壓力和脅迫”的風險,而數字歐元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案。但推出這種數字貨幣的計劃在討論中陷入僵局,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施。

歐洲官員們正在考慮如何應對特朗普的行動,但又擔心引發進一步的升級。他們可以自行徵收關稅,或者採取更激烈的措施,比如限制美國銀行進入歐盟。但由於華爾街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在美開展業務的歐洲銀行可能遭到報復的風險,採取這種激進措施可能會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