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动用金融手段施压贸易伙伴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实施新一轮关税后,市场普遍预期他可能会进一步使用金融手段来施压贸易伙伴。作为全球金融中枢和美元的发行国,美国拥有多种金融杠杆,包括信用卡清算和美元供应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特朗普的胁迫工具。

尽管使用这些非常规手段可能会给美国自身带来高昂代价,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但专家警告称不应排除这种极端情形。特别是在美国接近充分就业导致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如果关税政策未能有效缩减全球贸易逆差,金融战的风险将显著上升。

海湖庄园协议

美国政府可能通过美元贬值来重整贸易格局,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是争取外国央行的配合,共同对本国货币进行重新估值。根据特朗普挑选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的论文,这可能会作为海湖庄园协议的一部分发生,该协议借鉴了1985年限制美元升值的《广场协议》。

论文指出,美国将利用关税威胁和美国安全支持的诱惑来说服外国让其货币对美元升值,同时还有其他一些让步条件。但经济学家们怀疑这样的协议在欧洲或中国是否能获得支持,因为现在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与40年前大不相同。

美元支持手段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倾向于采取更激进的策略,比如利用美元作为全球贸易、储蓄和投资货币的地位。监管机构和央行行长表示,当局可能威胁切断美联储与外国央行的货币互换机制,这个在危机时期为全球提供美元流动性的生命线。

切断这一资金来源将扰乱美国以外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美元信贷市场,对英国、欧元区和日本的银行打击尤其严重。

支付系统暗牌

美国还有另一张王牌——其支付巨头,包括信用卡公司Visa和万事达。这两家美国公司处理了20国欧元区三分之二的信用卡支付业务。如果Visa和万事达迫于压力停止服务,那么欧洲人将不得不使用现金或繁琐的银行转账来购物。

欧洲央行表示,这使欧洲面临“经济压力和胁迫”的风险,而数字欧元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推出这种数字货币的计划在讨论中陷入僵局,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施。

欧洲官员们正在考虑如何应对特朗普的行动,但又担心引发进一步的升级。他们可以自行征收关税,或者采取更激烈的措施,比如限制美国银行进入欧盟。但由于华尔街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在美开展业务的欧洲银行可能遭到报复的风险,采取这种激进措施可能会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