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广泛进口关税政策,引发经济前景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在周三宣布其第二任期以来最具风险的经济政策之一,即实施广泛的进口关税,旨在推动美国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一政策的代价可能十分高昂,美国消费者信心已跌至多年低点,担忧关税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通胀冲击,而投资者则担心更高的商品价格将挤压企业利润,使本已受挫的股市承受更大压力。
特朗普承诺打造一个不再依赖财政赤字支出的新经济体系,阻止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欧洲继续利用美国消费者对廉价商品的需求。白宫计划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即对外国商品征收与美国产品在这些国家遭遇的关税相当的进口税。最新传出的消息是可能实施20%的一揽子关税,但预计最终关税水平可能为10%左右,而对中国的关税可能高达60%。
特朗普希望借此减少创纪录的1314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并通过关税施压,促使更多商品在美国本土生产,以创造就业机会,实现更公平的贸易环境。然而,这一策略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严重的经济冲击。
从理论上讲,关税本质上是一种进口税,通常具有通胀效应。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尽管他曾对中国等国实施高额关税,美国整体通胀率并未长期攀升,仅出现了一些局部的价格上涨。因此,美联储的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关税的影响是一次性、短暂的,不太可能成为持续的通胀推动力。
但这一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特朗普计划的关税规模远超历史上任何一次保护主义政策,甚至可能达到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水平,该法案曾引发全球贸易战,并被认为是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里安指出,这一政策的影响可能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可能是美国和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重塑,类似于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时代的经济改革,促成一个更具活力的私营经济和简化的政府监管体系。然而,如果关税战演变为‘以牙还牙’的贸易冲突,美国可能陷入滞胀,而这种滞胀一旦根深蒂固,将成为长期经济问题。”
目前,美国经济已显现出一定的滞胀迹象,虽然程度不及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而通胀率则比预期更为顽固。
经济预测与影响
高盛已下调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GDP增长仅1%,低于美联储此前预测的1.7%。此外,高盛还将今年的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35%,尽管其基准预测仍然是经济保持正增长。
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前景更加悲观。Wilmington Trust首席经济学家Luke Tilley表示,他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衰退概率高达40%,而不仅仅是因为关税影响。他认为,美国消费者在进入2025年时已经处于较弱的状态,而关税可能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
企业信心的下滑已开始影响商业决策。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二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高管们普遍对关税计划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许多公司正在推迟新订单和投资计划。
Tilley还警告,关税可能拖累就业市场增长,因为企业在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下可能会推迟招聘和资本支出。他认为,尽管关税可能在短期内推高通胀数据,最终经济疲软可能导致需求下降,使关税成为一种“净通缩”的因素,即价格短暂上涨后,由于经济活动放缓,整体物价反而下降。
机构 | 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期 | 2025年经济衰退概率 |
---|---|---|
高盛 | 1% | 35% |
Wilmington Trust | -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