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东时间的星期四,被誉为“新美联储通讯社”的Nick Timiraos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正在试图推翻自己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Nick Timiraos强调,特朗普总统在周三宣布的政策声明是一次高风险的赌博,目的是为了重新塑造他一直认为对美国不公平的全球经济关系。
尽管美国经济在疫情后的表现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但这一行动也引起了市场的担忧——新一轮的关税可能会引发典型的“滞胀型冲击”,即价格上升的同时,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增长面临衰退的风险。
根据新华社的美东时间周三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了一系列新的贸易关税政策,包括对欧盟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普遍增加至少10%的税。摩根大通的计算显示,这一措施将使美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从宣布前的10%上升到23%,创下了超过一百年的新高,而去年这一数字仅为2.5%。
经济学家指出,如果这些关税政策长期实施,其影响可能与1971年尼克松总统放弃金本位制度的决定相提并论,当时这一举措结束了美国与二战盟国共同建立的战后金融体系,即以每盎司35美元的固定价格将美元兑换为黄金。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认为:
“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废除金本位以来,美国对税收和贸易结构最激进的一次重构尝试。”
他补充说,他们一直在提醒客户市场可能低估了关税的风险,但这次周三宣布的内容比他们预期的更广泛、更强烈。
达特茅斯学院的贸易经济学家和历史学者Douglas Irwin指出,这次加税特别激进,因为即使是咖啡、茶叶和香蕉这些美国国内不大规模生产的传统免税商品也被纳入了征税范围。
与2019年特朗普的贸易战相比,这一轮关税涉及的商品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例如,耐克有一半的鞋子产自越南,而越南将面临46%的关税。来自韩国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也将面临至少25%的关税。不过,这次关税措施暂时豁免了石油、天然气及其精炼产品。
Nick Timiraos写道,特朗普总统这次反复无常、混乱推进的贸易政策,包括对汽车进口征收25%的关税,已经对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了打击。
GlobalData TS Lombard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ven Blitz表示:
“这相当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增税,虽然主要是针对企业,但像所有企业税一样,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在增税的环境下,经济是无法增长的。”
毕马威的首席经济学家Diane Swonk表示,最新宣布的关税可能会严重减少美国民众的实际收入,从而在今年将美国经济推向衰退的风险区域。她指出,这一整套关税措施,在公告前的各种市场预期中,几乎是最坏的情况。
此外,目前还无法确定其他贸易伙伴将如何回应,这意味着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Swonk表示:
“如果这些关税的目的是让企业迁回美国,那恐怕很难实现。因为从企业立项到建厂通常需要三到五年,而谁也无法确定届时这些关税是否还有效。”
Nick Timiraos写道,美国2024年对外经常账户赤字高达1.1万亿美元。这一创纪录的赤字加强了特朗普及其盟友关于“必须重塑全球贸易规则”的论调。
虽然关税措施可以为政府带来新的财政收入,但也有代价,比如对金融市场的严重冲击。在过去两年里,美国资产价格之所以持续上涨,背后原因是投资者预期美国经济优于其他发达国家,包括科技进步,以及对软着陆前景的信心。
特朗普接手的美国经济增长稳健、通胀回落,但其中包含多重脆弱因素,比如房地产市场僵化、劳动力市场开始降温,以及股市估值偏高等潜在风险。
特朗普长期以来将贸易逆差视为经济疲弱的表现,但在特朗普政府努力缩小逆差的过程中,其他国家可能会减少对美债的购买,也不太愿意再把资金投到美国楼市、股市、私募信贷市场里。
经济学家Blitz指出:
“这件事真正的痛点在于,全球范围内长期存在的资本流动机制可能被打破。指望切断贸易联系却不影响资本流入,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瑞银预测,如果关税长期存在,美联储青睐的核心PCE通胀将从2月的2.5%上升到年底的4.4%,而美国经济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陷入负增长,达到技术性衰退的标准,失业率也可能从2月的4.1%上升到明年的5.5%左右,也就是所谓的滞胀,即经济放缓、物价变高。
在高通胀叠加低增长的压力下,美联储将陷入两难,是优先稳定就业、放松政策?还是优先对抗通胀、收紧政策?
这正是美联储面对“负面供给冲击”时的经典困境。例如油价暴涨,这种冲击会让经济产出变少。部分商品价格会猛涨,美国民众的实际收入会缩水,最后会拖累整体经济增长。
虽然标准货币政策理论认为,如果这种冲击只是暂时、一次性地推高物价,那美联储官员应该看穿这类冲击,换句话说,不要因为这类短期扰动而改变原本的加息或降息路径。
但理论归理论,实际操作远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全球供应链因关税被重塑,而这一过程将持续数年,那么美联储官员将很难把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视为暂时性的。
最终的结果是,美联储可能短期先观望,不急着降息,直到看到经济活动实质放缓、失业率上升,才会开始用降息来缓冲需求的下滑。
瑞银经济学家表示,他们预计美联储起初会非常谨慎地逐步降息,因为现在贸然降息可能让通胀更严重。但一旦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明显走弱,美联储将加快降息步伐,到明年年底,短期利率将下降逾两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