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增產與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國際油價暴跌
全球需求警報響起之際,OPEC+聯盟意外增產,導致國際油價遭遇2022年以來最慘烈暴跌,單日跌幅超過6%,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破70美元大關。此次油價暴跌背後,既有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恐慌,也有沙特等產油國出人意料的增產決策。
市場最敏感的“時間價差”指標率先示警:布倫特原油1-4月價差從2.16美元驟降至1.84美元,6個月價差更是從3.53美元跳水至2.80美元。這種近期合約價格顯著高於遠期合約的“反向結構”,預示着未來供應過剩風險正在急劇攀升。
高盛分析師緊急下調今年油價預測,將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從73美元/桶砍至69美元/桶,WTI原油期貨從69美元/桶降至66美元/桶。同時,高盛還將2026年布倫特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測下調9%,至每桶62美元,並將WTI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測下調6.3%,至每桶59美元。該行警告稱,新的預測可能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OPEC+增產計劃提前
八個OPEC+成員國突然宣佈加速增產,原定於年底才完成的減產退出計劃被提前到5月執行,日增供應量相當於全球需求的0.5%。
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意外成爲油價暴跌的“神助攻”。這位總統對全球貿易伙伴揮動關稅大棒,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慌。當關稅衝擊波與OPEC增產形成共振,油價如同被抽掉底板的木桶,直線墜落。
高盛將今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從90萬桶/日砍至60萬桶/日,2026年僅微增70萬桶/日。當全球經濟衰退概率被摩根大通上調至60%時,原油市場正面臨“需求坍塌”與“供應洪水”的雙重夾擊。
在這場供應與需求的博弈中,華爾街交易員們緊張盯盤,發現連最遠期的12月跨年價差都在收窄,這意味着市場不再相信“未來供需會自我修復”的童話。
高盛報告中的一句警告,道出所有投資者的心聲:“下行風險佔據絕對主導,尤其是當OPEC+增產能力被證明比預期更強時。”
截至發稿,布倫特原油在69.48美元/桶掙扎,WTI原油跌破66美元大關。當產油國的增產洪流遭遇特朗普的關稅颶風,國際油市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對於剛剛從疫情中復甦的全球能源體系來說,這場風暴或許纔剛剛開始。
原油價格預測調整 | 原預測 | 新預測 |
---|---|---|
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 | 73美元/桶 | 69美元/桶 |
WTI原油期貨均價 | 69美元/桶 | 66美元/桶 |
2026年布倫特原油均價 | - | 62美元/桶 |
2026年WTI原油均價 | - | 59美元/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