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匯市場流動性幻象引發擔憂

全球外匯市場每日交易額高達7.5萬億美元,遠超其他資產類別。然而,包括花旗集團和德意志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開始對市場流動性的真實性表示擔憂。他們認為,交易平台的激增和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可能製造了市場深度的假象,而大型機構的撤退實際上已經耗盡了流動性。

這些症狀包括交易拒絕率上升、關鍵交易場所成交量下降、買賣價差波動等,都指向所謂的流動性幻象,這可能在市場參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加大風險。花旗集團外匯電子交易和算法執行主管Mark Meredith表示:“從表面上看,流動性可能相當強勁。但實際上,在極端事件中,流動性會變得越來越脆弱。”

套利交易困境

花旗集團的Meredith提到,去年8月5日美元兌日元的暴跌可以作為外匯市場表面之下危險的一個例證。當日,日元一度飆升3.4%,創下2008年以來最強勁的五日漲幅,導致日本股市出現1987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6.4%。日本央行最終被迫暗示不會加息,直到市場動蕩平息。

交易平台數量的激增以及加快流動性的電子執行技術的進步幫助降低了日常匯率波動,並推動平均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平台的激增分散了交易活動,而“Last look”定價體系使得公司可以在多個平台上對相同的流動性進行報價,從而產生了市場深度的假象。

時間 事件 影響
2021年 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歐元/美元流動性最強和最弱期間的買賣價差擴大 流動性變得更加不穩定
2022年1月 Euronext FX平台上成功執行的現貨外匯交易比例下降 從82.4%降至74.5%

流動性幻象的一個主要擔憂是,它使人們難以判斷風險。對市場深度的扭曲認知可能會導致投資者承擔過多倉位,而當拋售來臨時,波動可能比預期更大、更快。

市場監管機構的警惕

市場監管機構正在努力更好地了解這個複雜的生態系統。紐約聯儲舉辦的外匯市場結構會議指出,不斷變化的形勢正在帶來潛在的新挑戰和風險,鑑於外匯市場在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中的關鍵作用,這些挑戰和風險值得分析。

一些公司認為,碎片化、日益激烈的競爭以及由此產生的流動性風險凸顯了更為傳統方法的價值。包括德意志銀行、瑞銀集團和SEB Corp.在內的銀行堅持認為,直接交易並較少依賴關係的客戶將獲得更好的流動性,尤其是在壓力時期。

最近幾週,在美國關稅和報復性舉措頻發的背景下,一些資產管理公司已恢復直接交易。花旗集團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客戶一直在轉向更直接的交易渠道,因為“流動性最為強勁”。法國興業銀行全球外匯主管John Estrada表示:“自美國大選以來,市場波動性加大。”雖然他不認為市場已經崩潰,但他表示:“流動性肯定比以前弱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