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研究報告:中國企業全球佈局及政策發力,應對美國貿易政策影響
中信證券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隨著《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調查結論的即將落地,中國可能面臨最高稅率和最廣範圍的影響。然而,中國企業已通過全球多元化佈局,以及中國宏觀政策拓寬非美市場,有效減輕了潛在的衝擊。報告強調,只要美國經濟不出現嚴重衰退,加徵關稅對中國生產商的影響將有限。
資產配置建議
報告建議資產配置上堅持以AI和創新藥為代表的自主創新驅動的“科技點火”方向,並增加港股紅利底倉以控制回撤。年中若有宏觀波動,可捕捉消費和順週期彈性,建議延續科技主線配置,關注供給端出清和消費補短板領域,以及一季報潛在超預期的細分環節。
中國企業全球佈局
根據Marketplace Pulse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Amazon暢銷賣家中49%為中國賣家,Temu、Shein平台上絕大多數賣家也都來自中國。中國企業在全球零售行業的多元化程度遠高於2018年,美國零售商和貿易商試圖簡單地讓海外供應商完全承擔關稅成本已不現實。
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也在不斷拓寬非美市場,對美出口占比在2024年也已經降至14.6%。
國內政策發力方向
今年前兩個月財政支出重新向民生保障方向傾斜,民生相關項目同比增長5.6%,而基建相關項目同比下降5.6%。基建支出增速是2021年以來首次轉負。民生支出佔比達到46.7%的歷史高位,而基建相關支出佔比回落至20.2%。
貨幣政策上,中國一直在等合適的窗口與美國“同頻”,避免政策週期嚴重錯位引發匯率上的波動和金融風險。
關稅“風暴”落地後市場展望
預計關稅“風暴”落地後,海外權益市場有望出現修復。截至3月,美國的“硬數據”沒有惡化跡象,走弱的基本都是基於問卷調查的“軟數據”。海外股票市場反映的更多的是關稅衝擊交易及衰退預期交易,而並非真實的衰退交易。
港股明顯跑贏A股的階段告一段落,A股有望回暖。兩市股票型ETF重新開始獲得淨流入,結束了連續8週淨贖回的態勢。
核心資產經營韌性
截至2024年三季度,5大核心資產組合中,僅寧組合淨利潤率還在下行,但其營收拐點也已初顯雛形,而A股其他核心資產自2024年二季度後均已開始好轉。
核心資產組合 | 淨利潤率變化 | 營收變化 |
---|---|---|
寧組合 | 下行 | 營收拐點初顯 |
A股其他核心資產 | 好轉 | 自2024年二季度後好轉 |
活躍資金退潮與產業主題催化
市場情緒雖然還未達到冰點,但在交易層面已完成快速降溫過程。A股融資買入額佔總成交額的比重從2月21日高點的10.8%下降至當前的9.0%。產業主題需要新的催化來吸引活躍資金回流,二季度最有潛力出催化的還是在端側AI、國產算力和AI應用領域。
風險因素
報告指出的風險因素包括:中美科技、貿易、金融領域摩擦加劇;國內政策力度、實施效果及經濟復甦不及預期;海內外宏觀流動性超預期收緊;俄烏、中東地區衝突進一步升級;我國房地產庫存消化不及預期。